2007-08赛季前杂感
一如既往,自03年David Robinson退役后,再加上Stephen Jackson的离开,从此马刺的阵容缺失始终一直存在着两个大问题,一是内线无‘符合期望’的先发中锋人选,尤其是Malik Rose离开后连肌肉棒子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二是外围没有劲爆体能的飞人悍将,除了05年MANU燃烧白人斗志的小宇宙而乍现一年灿烂的光景,之后就变成神经刀传奇代表人物之一了。
- 内线问题
没有‘符合期望’的先发中锋人选,再加上伤过膝盖&脚踝后,脚步移动已不如03年以前颠峰时期的TD所镇守的马刺内线,就只能依靠团队意识的互相协防扶持来与对手周旋,再加上团队平均年龄高居联盟首位的所谓‘老化’问题,所以当内外围防线有人因为判断错误,或是因为Back to Back导致体力不济的脚步迟缓,我们有时候就会看到马刺的内线被有如切豆腐般地被攻击,防守篮板球更是一溃千里地被掠夺。
也正因为马刺一直没有‘符合期望’的先发中锋人选出现,使得自04年后TD已逐渐将重点心力转移在内线防守上,偶而甚至还客串中锋,要知道作为大前锋来说,TD具有身高手长的优势,但转任中锋时6呎11的身高面对有7呎以上不错中锋的球队就不见得能占到多少便宜,只能凭技术脚法来克服身材上的劣势,所以相形之下他能放在进攻上的心力也就在逐渐缩减当中。许多刺迷或球迷总是认为TD的进攻能力在快速衰减中,或是辩解因为他的出手数不够才会使得分能力下降,我的主观见解则是,因为专注防守占去了他的大部分心力。想想03年未受伤势困扰之前,有David Robinson,Malik Rose等大个子与硬汉在内线防守的全力支持,TD才能尽情施展释放他进攻上的能量,而如今,内线防守成为他为球队胜利所肩负的第一要务,是球队胜利的基本需求,所以他必须把重心放在这上面,除非,球队能有新的专精防守大个子加入担任防守重任,TD才能有足够的心力去释放他的进攻才华。或许,有人会认为,防守有那么累吗?这里引述TP在07年季后赛对掘金第三场的一段谈话:
第三战我们有很大的压力,面对艾弗森,我必须全力防守。这消耗我不少体力,令我在进攻时略显疲惫。
25岁的年轻人只是在上场的部分时间面对AI都会略显疲惫了,更何况是大个子30多岁的TD呢?!
除开TD因应阵容状况与球队胜利需要把重心挪向防守上之外,再加上他的旧有膝踝伤势,年纪增长,还有,联盟对小个子愈来愈眷顾的规则趋势影响下(看看近几年下来得分排行榜前面名次的,有几个是大个子呢?),更别说由于没有‘符合期望’的先发中锋所支持的进攻篮板球冲抢,使得TD也逐渐改变了他的进攻方式。过去,有David Robinson,Malik Rose等大个子与硬汉在内线冲抢搅和,所以TD有足够的机会与次数进行他的中距离45度擦版中投,可04年后,他的中距离已经愈来愈少施展了,因为没有其它大个子的进攻冲抢,表示球队的攻击次数会更加减少,甚至容易造成对手的反击快攻,所以TD必须愈靠近篮框耗费更多体力来进行攻击以迫使对手缩小防守圈,此外,没有其它大个子在禁区的威吓,使得TD受到肆无忌惮的包夹也就愈来愈多,所以如果说TD的中距离不准了我可是不认为,看看Brent Barry,因为长时期不稳定的上场时间导致他的外线也会失去节奏,同样的,TD的中距离只是因为出手次数减少而失去节奏罢了。总之,这是多方面复杂因素的互动牵扯所造成的结果,再加上其它小个子队友,例如TP的成长,MANU的杀伤力与其它三分射手的发挥(NBA的三分球进攻战术比例已经愈来愈高了,目前马刺的外线球员选择也比03年之前多了,稳了,准了,除开Kerr外),站在球队或TD个人的立场来说,如果有其它更方便容易得分的方式,同样是赢球结果的话,那又何必TD拼老命去得分呢?!
当然,刺迷YY‘符合期望’的先发中锋人选已经多年,还不时地缅怀David Robinson的过往功勋,只是,说来容易做时难,谁不想要寻找个像David Robinson般的大中锋来组成坚实的内线呢?但只要深入去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就会明白,过去,David Robinson能与TD建构马刺双塔内线的组成,可说是因缘际会的巧合,几乎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离奇巧合才会发生。要知道,David Robinson与TD可说是近代NBA选秀史上,极少数完成大学学业(如果把军校视同大学同等学历的话,我心里想的是惟二两位,但怕还有一些没打出名号的状元也有完成学业我没印象,所以保守的说是极少数)以后才进入联盟的状元球星,尤其是TD,作为一个家境不大富裕的小岛居民来说,处在一个运动世界的天堂美国之中,而且在大一大二时期就已经成名有问鼎状元头衔的20岁小伙子而言,能确实地完成学业而拒绝名利的诱惑是一件相当不可思议的事情。正因为原本就已经是相当稀奇的两个个案,却能因缘际会地在1997年把两大球星又凑合在同一支球队里,更可说是史上绝无仅有的离奇因缘。
话说回来,所有补强阵容的方法不外乎是签订、交易、选秀或资深老将投靠等方式。
[INDENT]
(1) 以马刺目前的薪资结构来说,要想签订个‘符合期望’的先发中锋,没有个年薪800甚至1000万以上能吸引到优秀大个子吗?!通常这种签订方式是在球员25~30岁间,体能处于最颠峰时期,当然都希望肥约愈大愈好,可马刺的薪资结构承受的起吗?
(2) 如果是透过交易,目前马刺的阵容中除了BIG3外,能给出什么样的筹码来要到对方这个‘符合期望’的大个子呢?虽然大家都在YYBarry&Beno去交易,可是老话一句,说时容易做时难,这一老一少加起来600万的价值想换到哪位‘符合期望’的大个子呢?!要这两位球员得球队又能提供怎样的大个子球员来交易呢?!
(3) 再从赛季战绩来观察马刺的选秀顺位,除非能从选秀中淘到个大个子宝贝(这其实也是最有可能的方式,依照马刺的现有薪资结构这个现实问题来着眼的话),就像07年从太阳眼皮底下所选到的Tiago Splitter目前似乎是刺迷满心期望的马刺大个子,我不清楚,但希望他真的行,能提升马刺的内线防守硬度,进而纾解TD的防守压力。
[INDENT]
说到这个内线选秀部分,也让我想到马刺02年的选秀Luis Scola,有些个人主观的想法提出。从阵容上来看,如果马刺以TD,Luis Scola,Bruce Bowen(或是未来的继承者),MANU/Michael Finley与TP这样的组合来瞧,其实也是个攻守平衡的不错阵容,只是它可能会有几个问题:
[INDENT]
(A)
内线的高度可能不够?!Luis Scola是最标准的大前锋身材:6呎9,加上TD6呎11,基本上面对内线强悍的球队时有身材篮板上的些许弱势。尤其参考TD不愿专职中锋的主观意愿与球队阵容白白浪费TD在大前锋上的优势等客观分析双重状况下,这样的组合并非最有效能比的组合。
(B)
Luis Scola的防守能力可能不够?!这是在07年初,马刺状况一片低迷的时候,有人请问公牛Andres Nocioni,Luis Scola对马刺的帮助会不会更好时,Nocioni说Scola的防守比Oberto不好。果真如此的话,这样的阵容组合无疑是更让TD做个专职的防守篮领苦工,对球队或TD个人而言,都不是个能尽情发挥的组合。
所以,对马刺和TD而言,最有效能比与发挥的组合应该是把Luis Scola作为TD的替补,让TD在场下休息时,Luis Scola可以为马刺提供内线低位攻击的能量,这样马刺的整场进攻战术里就能有持续不断的内线低位攻击保证,而不似目前只要TD下场后就只能有TP与MANU的外围与切入攻击模式而已。
不过提到上面的这一套阵容,我个人倒是认为如能磨合成功的话,对阵小牛或许会是相当有看头,因为小牛的内线攻击并不算是非常强悍的。或许有人会质疑Scola无法遏止Dirk Nowitzki的得分,我也认同,但至少篮板球,以及攻击Dirk使他在防守上付出心力,这样一来Dirk就不会那么轻松好过了,就如同前面我所说的TD为防守所付出的心力理论一般,至少Dirk留在场上的时间就会被缩短,相对的小牛场上潜在威胁也就降低了,所以这也是06年季后赛我一直无法认同POPO的执教思维中第一项疑问:为何在用了标准阵容一整个球季取得队史上最多胜的纪录,且第一场还大胜国王的情况下,却突然改弦易辙推出一大四小的阵容。这种阵前换队形的做法与07年小牛面对勇士系列赛有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当然我不是说标准阵容就一定能打得赢小牛而一大四小就一定输,但没打前怎么宁愿舍弃这套全队已经最熟悉的阵容打法而去更换新战术打法呢?!有时,攻击是最好的防守,有另外的大个子持球对Dirk攻击与争抢篮板也是消耗Dirk心力的好方法啊。至于,这变阵个中原因我曾反复思量也发表过一些看法,这里我就不再多说了。
话说回来,就Scola本身而言,就恐怕又会有不一样的思维层次。
(A)
如何尽快适应NBA环境?!对于一位胸怀壮志的欧洲第一大前锋来说,总是希望能在NBA里打出属于自己的舞台,这无关马刺或TD个人,而是关系到自己的能力,信心,荣誉,当然还有薪资等多方面的长远考量,可是如果身在马刺团队中,有TD这位当家球星的存在,除非受伤意外,否则毫无疑问只能从替补开始做起,而考量到Scola本身已经27岁了,从替补开始做起等于注定他的上场时间有限,对于一个正在颠峰状态的新球员来说总希望能尽快有多些时间来适应新环境调整自我,而如果有争取先发的机会当然是最好适应NBA的机会,所以他的考量自然是以能否先发为首要心愿目标,可是如果是在马刺,除非TD改打中锋否则先发机会微乎其微。更何况,待在战术繁多且已经打法成型固定磨合许久的马刺团队里,除非真有意外受伤等事故发生,否则Scola势必还得坐冷板凳一阵子来渐进式了解马刺体系战术…
(B)
薪资,地位与前途何在?!即便Scola在马刺好不容易能够适应习惯NBA的环境节奏,可眼前TD的主力/伫立问题,仍是一个难以翻越的‘高大障碍’,或许有人会想TD退休后Scola或许能够扶正,可那会是何年何时呢?!看看目前TD的打球方式与哲学,例行赛甚至不到关键时刻,他已经不大跑跳只凭意识&技术打球,上场时间维持在35分上下,得分逐渐让TP挑起重任而退居第二线甚至…我只能说TD的打法愈来愈似Kareem Abdul-Jabbar一般,有细水长流的味道出现,所以谁也说不准TD还能打几年,那又有谁,尤其是已处在27岁技术体力最/几近高峰且又胸怀大志的出色大前锋成熟球员,谁愿意去豪赌这一把担任TD替补,即便自己虽然还没打出名堂,但只要有一丝罣碍再加上自己的年纪也已经老大不小的状况下,总希望不要把时间耗费在板凳之上。(顺便开个玩笑,或者像我以前的建议一样,TD认为自己的付出被忽略而失去斗志,像Mickael Jordan一样在31岁的今年宣布隐退…)
就算Scola替补能打出名堂(我不知得花多久时间),一个再怎么优秀替补的薪资与前途又能有多少呢?!(不是像MANU这种以替补为名,行主力之实打法)如果Scola要待在马刺团队,那他的薪资与前途,首先就面临到BIG3伫立在前的问题了。以目前的状况马刺都已经左支右绌,斤斤计较每分钱的用途效能了,而这情形估计在三年内都不会更好只会更困难,而更难掌握的则会在这三年内发生,为什么我会这么认为呢?!我该从07年季后赛后传出马刺要和TD签订两年5千万延长合约这则新闻说起。(注:这个讯息我没有看到原文,只看到中文说是‘延长合约’,并未详细载明是哪两年,所以我假设是指10-12年,但是否可能是换约,也就是指09-10两年像KG那样勒我不确定,或许有人能再提供更正确的消息,而不管是哪两年我都认为对马刺的薪资结构而言是个困难的调度,我不是说TD不值,而是…总之,先不谈这问题啰…)
以目前的马刺薪资结构来说,未来三年BIG3占去全部薪资在60%上下的状况,如果马刺与TD双方续约真的达成,接下来的问题就系在TP身上了,为何我会这么思考呢?如果TP在这两年技术全面达到成熟,迈向顶峰,中长距离跳投稳定,篮下切入依然犀利,表示TP将负起马刺的攻击第一把手核心,到了2010年前马刺势必就必须要与他洽谈续约换约问题了,而这起跳价1500恐怕也不为过喔?!甚至更高达到顶薪标准也未尝不可能,而相对的在09年时马刺就必须考量MANU的去留问题了。这时的MANU,年纪随之增长,他的白人血统会让他的鬼之切入功力下降到什么程度呢?!如果表现依然良好要再续约MANU,那他的薪资起跳恐怕是1200万呢?!如果降低MANU会接受吗?!(还是他会循Bowen模式,以延长时间来换取一时高薪?!)还是找个年轻新手培养比较划算呢?!如果续约MANU那表示,10-11后的BIG3总薪资恐怕将接近团队2/3的负担吗?!换个方式想,就像现在的Celtics三巨头一样。同样的,观察MANU的近期打法也可发现,他提高了外线的出手次数,非到关键不使出杀手绝招,调到替补后也更减少上场时间,种种的一些做法多少也可以延长他的运动生命,与TD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做法。所以,就马刺高层来说,他们必须去思索,如果续签MANU对全队的薪资压力会是如何?如果没有续签,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交易还相当有价值的MANU来换取几个25,6岁以下年轻球员,如有劲爆体能切入破坏力更好,可以弥补失去MANU的进攻能量,更可降低团队年龄提升球队运动力。而这个时程应该要在09年做成决定,最慢10年交易截止日就需完成确认,最好象KG那样在合约结束前一年09年做决定,不可能没续签又不交易MANU的。
所以,Scola即使打出名号本事,他的薪资在马刺的前途实在没有多少空间。再强调一次,除非TD改打中锋让Scola专任大前锋,而且还要换走MANU挪出薪资空间(总不会是换走TD吧?!虽然我不舍也不愿是MANU,但应该更不会是‘正值颠峰’的TP吧),Scola在马刺才可能有钱途的,但考量要把大笔薪资揖注在两个内线上而没补强外围杀手恐怕不合乎目前NBA眷顾小个子的趋势。这样看来Scola必须等约满离开或被交易到别队才有空间,既然Scola的未来钱途是在别队,又何必一开始委身在马刺打替补徒增复杂性呢?!
所以,27岁的Scola与马刺互相在许多未来方面已经出现这些不确定因素,我相信这些复杂纷扰的纠葛关系,他的经纪人一定与Scola分析讨论过,因为这也关系到他的经纪人荷包,而回过头来说,22岁的Splitter或更小的Ian Mahinmi这个问题就相对减少很多,因为他还未成熟,年纪也够小,有本钱来培养技术与等待机会。
既然Scola与马刺间的未来有这么些不确定的因素,因此两者的共事变成微乎其微的可能,可是正如同MANU所言的最为中肯:
Pop 和 RC (R.C.Buford)这样做就能让 Luis 仍然有机会追逐自己 NBA 的梦想。要是他们自私、不考虑他人的话,他们完全可以就这幺一直将他搁置下去。而他们所做的呢?他们知道 Luis 才27岁,仍有广阔的前景,所以他们给了他在 NBA 打球的机会,即使交易对象是同区的对手。
你们不觉得这是很值得称赞的幺?在圣安东尼奥,由于 Tim 的存在,Scola 的机会会很小。对我来说,这个交易一点都没问题,不相信的话你们可以去问 Lusi 自己,看看他是怎幺看待马刺的这次交易的。
毫无疑问我会很高兴和 Luis 一起打球,但对他来说,现在这样无疑才是最好的选择。
另一则马刺总经理谈话:
“我们认为,球队有责任来让 Luis 能够继续追寻自己登陆 NBA 的梦想,”总经理 R.C.Buford 说,“现在这就是他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机会。”
只是,比较遗憾的,是把他交易到同区的竞争球队内,而且火箭已经有了姚明这位大个子中锋攻击手,再加上一个内线攻击好手更是如虎添翼,一旦,只要对自己存有潜在的危机就不该算是笔好的交易,Scola要是帮助火箭构成威胁甚至出现遏阻马刺前进的现象发生,那就不是‘懊悔’两字能够概括所有一切的责任,只是,如果还有把Scola远离自己球队的方法相信马刺不会不做的,毕竟交易这游戏的个中困难恐怕不是我们外人所能置喙理解的,所以才会即便是不好的交易,仍不得不做交易,现在大家只能静静观察这后遗症到底影响层面有多大了。附注一点开玩笑,这或许是TD为了要讨回在奥运失去的面子,期待与Scola在NBA场上重新较量一番所作的建议,,纯属玩笑一则。
[/INDENT]
(4) 最后,就资深老将投靠的方式来取得优秀大个子这条管道来说,我只能说近几年来马刺抱大腿的优秀球员,似乎都没有有缘的大个子出现。马刺也曾试图追逐Karl Malone与Alonzo Mourning等球员加盟,可惜一直无法成真,所以,这虽然是条可行的道路,但还是需要有缘人的出现才能解决马刺内线的问题。
[/INDENT]
[/INDENT]
- 外围问题
同样的,外围劲爆体能的飞人悍将也一直是球队、刺迷的冀求目标,因为他能提升完整马刺的攻防体系。现阶段马刺有了TD在低位攻击的稳定威胁与众多老将外围球员的跳投得分,如果还能有犀利且能撕裂对手防线的切入攻击,甚至提高球队的运动力与可靠性,这都是加分的好选择。
近年来,这份能量大部分是MANU来提供的,只是因为先天血统的限制,无法长期持续这份能量来帮忙球队,所以刺迷总希望能加入个劲爆体能的飞人悍将,最好还能继承Bruce Bowen的防守特色来帮忙球队,只是,
[INDENT]
(1) 交易一直没能顺利完成
(2) 自己挑的新秀也还没能成气候
(3) 就如先前提过的,要想签订个25~30岁间,体能处于最颠峰时期的球员,技术成熟的二线球员恐怕没个7,800万也不容易签下,技术还没成熟的,马刺总希望能在默默低调的状况下,出奇不意的锁定人选,低价2,300万签下培养训练。
[INDENT]
尤其这几年下来,马刺角色球员的出色发挥更让其它队伍佩服马刺制服团的眼光,因此,一旦传出与马刺发生连系关系时,该球员似乎就会吸引更多关注的眼神,这无形中也会带来马刺与球员洽谈合约时的一些困扰,例如,Mickael Pietrus。说真的,在TP提出马刺对Pietrus有兴趣前,我对这个球员一无所知。可提出后他的名字后这个夏天他就水涨船高地提升知名度让多支球队对他有了兴趣,反而马刺制服组从头到尾都没说过一句话,只有TP的那段话令人空想:到底真的行为上曾经有要追逐Pietrus这件事吗?!还是因为过早公开曝光而坏了全盘计划呢?!
===
Parker : 我们很希望能得到他,但这都取决于 Mike 自己。
Q : Mike 是那种 Pop 会喜欢的球员。
Parker : 他能很好的融入我们的体系:出色的防守者、底角三分精准。他会在 Bruce 手下学到很多。他的运动力非常棒,在快攻的时候我能给他传空中接力(Pop 会不会有心脏病…… ),让他轻松得分。显然当球队制服组问我的时候,我说我喜欢同 Mike 这个法国同胞一起打球。他们也对得到他很有兴趣,不过这还将取决于其它球队,以及 Mike 想要多大的合同,以及勇士是否希望留下他。
Pietrus : 你只要保证我能拿到两个冠军那就够了。
Q : 你的合同是否不大,你是不是不会要求很多钱才来马刺?
Pietrus : 这不是有关钱的问题,而是有机会能在优秀的球队打球的问题。
Parker : 他能加入我们的话那是最好了。如果他来到 SA,而下赛季刚好是 Bruce 的最后一个赛季了,所以我知道马刺在寻找他的接班人。之后他有机会成为先发,而且 Pop 对 Mike 来说是个理想的教练,他会在他那儿学到很多东西。
===
在这段访谈内容里,有两点值得讨论的地方,一是公开透露了制服组的追逐意向,理由我前面已经说明了﹔二是公开揭露寻找Bruce Bowen的接班人,甚至说07-08年是Bruce Bowen的最后一个球季,在我的记忆里还未曾看过Bowen公开表达他即将退役,如果有的话请指证,如果未曾有过,那么作为球场团队的同事,是否适宜这样公开嚷嚷队友说何时是他的最后一个球季呢?!
大家都明白Bruce Bowen年纪已经36岁,球迷可以YY嚷嚷,制服组也该未雨绸缪来进行该有的准备,本来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做法。可是,一方面就旁人而言,当事者从来也没公开宣布即将退休,即便他曾在内部有说过,可就像Horry一样也曾经有退休的言论出现在媒体上,但后来他也又改变意向希望续打一年,总之,退休这种事应该还是要由自己做最后定夺,因为这关乎个人的生涯规划与薪资前途,旁人与朋友还是倾听就好,最好不要有太多积极结论,甚至公开替人宣告。二方面就个人而言,从Bruce Bowen连续5年未曾缺席赛事的铁人现况,除非有意外伤害发生,否则真有钱赚的话又有几个会愿意自动退休呢?!尤其处在目前马刺体系上场时间的合理分配状况下,即便即便当个替补打个20-25钟时间,有个1-200万年薪收入也很不错吧,再兼个防守教练职位搞不好能赚更多勒…除非,马刺坚持放弃续签,但如果Bowen认为自己还行也想再多赚点钱来用,马刺有那个胆子放行Bowen与他队签约,尤其是支有夺冠实力的队伍,到时后来反咬自己一口,不论是针对MANU或TP而来,这就像即便内线年轻球员几乎已经成型,但Horry还有意愿再打一年时,马刺还是得花钱挪个位子让他坐坐,我这样的说法并非暗指Horry已经没有作用,而是观察教练调度过程中,过往最后关键时刻内线球员总是安排TD与Horry上场,而07年季后赛则已经逐渐改由Fabricio Oberto替代Horry上场了,相形之下显见Horry的重要性有逐渐下滑的趋势,但并非是毫无作用可言。
总之,不合宜的言论就像先前Vassilis Spanoulis那个未经证实是出自TP嘴巴的言论一样:
===
Spanoulis显然要比Jacque Vaughn或Beno Udrih强得多,而以Spanoulis目前的状态,他可以随时挺身而出,出任马刺队的第一替补控卫。
===
这种说法是会伤害到队友的,当然这个是未经证实来自TP所说的言论(但他也从未正是出面否认这样的传言?!),只是Spanoulis更早之前也有出现过与姚明有关的一些负面消息出现,TP应该要更戒慎恐惧去避免与这类人有过从甚密的连结,想想看,当媒体在盛传Amare Stoudemire将被交易到Timberwolves时,Steve Kerr,Mike D’Antoni与球队队友都打电话告诉Stoudemire这只是流言,不要去担心它,就可以知道,谣言对人心的影响有多么严重,让人不得不严肃面对,即便,Jacque Vaughn或Beno Udrih的影响力没有Stoudemire对球队那么重要,但毕竟也是球队的成员之一。或许TP迷会认为他才25岁啦,这是受人构陷的啦等理由帮他解释,但毕竟他已经是马刺冠军系列赛的MVP,领的年薪已经是大部分人一辈子赚不到的天文数字且在马刺仅次于TD排名第二,更是有TP迷直呼为新核心人物的指针,那么他的言行举止将更代表马刺团队的未来,而往往很多心结就源自于周遭一些渲染与挑拨(看看过往的湖人,活塞,爵士,甚至太阳…等等),所以TP必须理解他的风格作为甚至于来往的周遭朋友风格,都将牵引着马刺团队主体风格,现在他的言行举止已经不该再用年龄经验等理由辩解,看看LBJ,WADE…等更年轻的领袖他们的言行技术与年纪,当然有人要拿MELO来比拟也未尝不可。其实,TP本身也正逐步在理解自己之于球队的地位与责任,而逐渐显露出自己的领导风格,远的不说他在04年对湖人季后赛在场上‘吆喝’TD来帮他做档拆,看看07年季后赛对爵士TP与Francisco Elson防守对位Deron Williams与Mehmet Okur,由于Elson的防守失位导致Okur的三分球得分,TP立马显露领导的架势对Elson‘比手画脚’地指导,回异过往的马刺领导风格。
但是大家得要知道,通往成功的领导途径,绝非只有一种,有像David Robinson,TD这样的风格作为,Mickael Jordan也是另一种风格,他喜欢讲垃圾话,严厉甚至还曾殴击队友,Shaquille O’Neal也是独树一格,即便Hakeem Olajuwon也因为信教的关系而改变了许多领导风格最后登峰造极,成就更上层楼。总之领导风格是各式各样,没有对或错的领导风格,只有适不适合,或是成不成功的领导风格,TP需要,也会有自己的风格作为出现,至于能不能成功就看自己的修为了,比如说,如果我没有认知错误的话,‘为Finley的冠军戒指战斗’这句鼓励队友的词也是07年季后赛前后TP最先提出的口号,这有些类似03年为David Robinson的退休战斗的情境,都是能激励士气建构目标的风格,而毫无疑问的,未来TP将持续也必须肩负这些责任,如果TP像TP迷所期望的担负起新核心接班成功的话,他的领导风格就已经开始在形塑蕴酿进行中。
(4) 上面谈论的,主要是想透过低调低价方式来签订有潜力不被注意的年轻球员,目前还没有看到任何成效,最后补强的方式就是依靠资深老将投靠这条路了。
不像Michael Finley以及 Nick Van Exel是成名且属于进攻型的老将,Ime Udoka比较属于像Bruce Bowen一样尚属默默无名的防守型球员,许多刺迷都认为他即将依循Bowen的路线成为马刺的下一支外围大锁,我个人则认为两者之间在马刺最终的作用‘可能’还有些不同之处可做比较。
[INDENT]
(A)
Udoka6呎5/220磅的身材使得他在面对壮硕PG&SG比Bowen可能更有对抗性优势,例如像Deron Williams,Bonzi Wells,Baron Davis,我期盼Udoka会更有对抗力。所以如果面对没有强力高大小前锋的球队,Udoka应该会是个很好的选择,但要是遇到了,很抱歉,过去我未曾注意过这位球员有对位LBJ或是MELO等高大小前锋的印象,如果有人能确认Udoka能合理对应这些球员的话,请驳斥我空洞的隐忧。。
(B)
Bowen6呎7/201磅的身材使得他在面对6呎7,8,9以上的小前锋时,还不至于有太大的身材劣势。反之对Udoka而言,虽然他的臂长惊人,但是我还是暂时保留一些他能够对抗高大小前锋的看法。
要知道,联盟最近小前锋的高标准,已经有从6呎7晋升到6呎8的趋势,联盟愈来愈多6呎8甚至到6呎9久的小前锋,看看03年梯次的那两支怪物,更别说6呎10的Rashard Lewis与6呎9的Luol Deng ,Kevin Durant…一堆,所以面对高大强壮快速的的小前锋,马刺的对位防守会是谁呢?!不知刺迷有没有发现,在马刺这几年的阵容中,6呎8-9有固定上场时间的球员彷佛都没有过,即便有也都属于大前锋球员而且很少(在我的印象中)。除开Bowen外的马刺小前锋,也都只是6呎7运动力下滑的老将,面对高大强壮快速的的对手小前锋恐怕相当有弱势,更别提活塞的6呎9小前锋Tayshaun Prince先前屡屡在马刺禁区冲抢篮板的惨痛教训,所以,如果年轻球员6呎7Marcus Williams不堪重用的话,缺乏这道防线的马刺,仍然会在Bowen退休后,可能成为马刺面对高大强力小前锋球队时防守阵线的最大缺口,因此如何补强6呎7~9的有运动力小前锋球员是马刺应该努力加强的重点。
[/INDENT]
[/INDENT]
[/INDENT]
===
最后,唯一的愿望当然期盼,马刺能够卫冕冠军成功,套用我在这个网页:
http://sports.news.yam.com/forum/view.php?p=/sports/basketball/NBA/&articleId=16341322&from=1&num=16
上所看到的标题,而期望馬刺能在08年夏天:
Give me FIVE(champions)。
在07-08这个赛季里,当然我希望马刺能从西区杀出血路晋级总冠军赛,目前想提出几个有趣的观察与刺迷分享。
- Shaquille O’Neal的豪情壮志。
O’Neal在07年夏天中国行中,有段访问如下:
===
你谈到会选择邓肯加入你所组建的球队,他也拿到了4次总冠军,人们一直在拿他跟你做比较。你认为他跟你相比谁更伟大?
的确,他9年拿了4个总冠军,而我也拿到了4个总冠军,所以我们应该说是打了一个平手。所以现在要看谁先拿到第5个总冠军了。我认为我会获胜的,因为我会先拿到第5个总冠军,就在马上要开始的新赛季。
===
其实曾经,我最希望看到的对决组合,是05或06年Spurs与Heat的对抗,尤其是05年,看到尚处在颠峰状态的两组对决(无论是O’Neal或是MANU):O’Neal vs TD & WADE vs MANU。只可惜自O’Neal东游后这个总冠军赛组合一直失之交臂没有成真,使得O’Neal vs TD的季后赛系列对决比数上,仍以3:2落后,这也是TD的一大憾事,不是吗?
虽然如今,O’Neal或是MANU,甚至TD都已不在颠峰状态了,但如果Heat与Spurs这个组合能够成真,相信也能激励这几个球员的战斗意志。
- 最佳大前锋之争。
看过网友为KG辩解的理由中,最常出现的不外乎是KG没有好的队友支持,以及TD没有证明过他能带领像KG身边等级的队友打出好成绩,所以也不能证明KG如果带领TD身边等级的队友不能有好的成绩。对于后者这项理由,我只能说它是属于诡辩学中黑洞理论,根本是强词夺理,如果这种说法能够成立的话,那许多事情都不能论定确认成就了,妳也可以拿这种说法来套用Mickael Jordan的公牛王朝成就,驳斥Jordan不是目前为止最伟大的得分后卫。
至于前项理由,我想至少目前这个新赛季后,应该可以变少了吧?!Celtics以无比的勇气与决心,建构了这BIG3新团队,如果最后总决赛马刺真能与Celtics碰面,相信也是很有看头的组合,更希望这能激励出TD的斗志,燃烧起许久未见的小宇宙,像85年的Kareem Abdul-Jabbar一样雄心再起。
此外,我个人认为,Celtics教练团应该好好参酌研究马刺的调度模式,理解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好好调配三巨头的上场时间,就如MANU转作第六人一样,去思考让Ray Allen扮演如同MANU的角色,等到决战关键时期再同时在场作战。说到MANU转作第六人这件事,我在06赛季时也曾在别的地方提过,这也是06年季后赛我一直无法认同POPO的执教思维中第二项疑问:没有将MANU转作为第六人,使得与小牛系列赛战斗过程中,只要TD一下场,全场的攻守节奏就变了调,那时我就认为前三节应该错开TD与MANU的上场时间。当然,这与一大四小的的阵容也有关联(因为冰藏了两个大个子后,人手已经不够调配了),总之,观察04年以来马刺的阵容,除开TD外就属MANU最能整合场上的攻守节奏,当然07年TP也已有长足的进步,而其它成员,原先属意期望带领组织板凳球员的老将Michael Finley以及 Nick Van Exel,却似乎已失去了领导组织的才华,而沦为纯然的角色球员,也或许他们年纪已大无法融入贯通新环境这种以防守为主要任务的马刺体系,所以最终只能做到尽求善尽个人职责而无法分心到组织领导整体节奏上。话说回来也正因为这样的困境现况,我才认为MANU应该主打第六人角色尽量错开与TD的同时上场,直到最后关头再由BIG3同时上场,除非马刺能在板凳上寻找到合适的领导人物。后来POPO果真按下MANU转作第六人,而事实证明这样一来整场马刺的攻防节奏都有了领导重心,不似06年血战小牛时TD下场休息时马刺群龙无首的窘况。
所以,Celtics教练团如能参照马刺的调度模式,调度他们的BIG3使得随时都能维持两位在场上,到了关键阶段再精锐全出,或许才能释放最大的团队能量,不过说来容易做时难,未来还得端看Celtics教练团如何泡制这个组合,来与马刺激荡出精采的对战戏码,如果两队都能在总冠军赛碰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