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T]Nellie风格重现:为什么Popovich不起用Splitter

Nellie Ball Redux: Why Popovich Fails to Play Splitter

http://www.spurstalk.com/forums/showthread.php?t=189987

近来,马刺球迷最为不满的应该就是主教练Gregg Popovich一直青睐Matt Bonner,而让Tiago Splitter当替补。其实也不尽然,在最近几个星期的比赛中,马刺队第三、第四中锋人选始终未定。

以本赛季的场均比赛时间来看,Splitter 每场19.8分钟, 高出Bonner 的17.2分钟。 不过只看表面是不够的。因为最近5场比赛以来,两人的比赛时间在拉近 – Splitter每场17.8分钟, Bonner是17.4 分钟。

再进一步分析:当比赛进入紧要关头,Pop 对Bonner更为信赖。 上半场得分,Bonner平均9.8分,Splitter9.6 分。另外,本赛季Splitter的垃圾时间比Bonner多出38.6% (此处的垃圾时间是指任一队领先15分以上的时候)。

那么马刺球迷到底在不爽些什么?

首先,Splitter得分能力不错。这位在西班牙成名的巴西内线球员在最近的8场比赛中,表现很是抢眼。这个期间内,Splitter 平均每场比赛时间为17.9分钟,数据是8.4分,3.9篮板,命中率则高达75.8%。赛季初,他很难在低位完成进攻,现在他已经逐步解决了这个问题。

与之相反,Bonner则停步不前。在同一期间,他每场出战15.9分钟,场均4.0分、3.1 板,两分球命中率41.1%,三分球命中率31.6% 。

所以,基于以上数据,我不能指责说球迷们对Pop的批评纯属马后炮。球迷的不爽还有一层:纵然Bonner也有在常规赛期间表现优秀的时候,但他在季后赛只会给球迷带来失望。对这么一位屡屡不堪“重托的球员,球迷着实厌倦了。

Splitter就不同了,球迷们能在他身上看到一些依稀往梦的迹象:他的身材和防守能力。本赛季,Splitter 保护篮下相当出色; 他的封盖相比新秀年已经不可同日语,球队相信,至少对方投篮时他能造成球跑偏。他身高7尺,臂展很长,是跟Tim Duncan一起构建双塔的理想人选。

Bonner的篮下防守从来不马虎,不过身体条件毕竟有限。他穿着鞋有6尺10寸高,但是臂展略短,运动能力不是特别好,实际效果相当于6尺8寸的人。

那么,Pop到底怎么想的?

Pop自己极少对媒体披露想法, 但通过他近期的轮换安排,我们不妨如此推论.

  1. 在Pop心目中,Duncan和Splitter都是打中锋的
    当然,Pop永远不会承认这一点,因为他一直斩钉截铁地说,Duncan是大前锋。但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来。新秀赛季,Splitter跟Duncan 在常规赛期间搭档的时间共30分钟,今年他们已经搭档了67分钟 – 也就是说,平均每场4.5分钟。

  2. Pop对 Splitter 的外围防守不放心
    基本上,只有当对手派上两名传统意义上的内线球员时,Pop才会使用Duncan—Splitter组合。反之,如果对方用的是善投三分的内线球员(…司机?…),或者打小个阵容,Pop就会将他们拆散使用。

举个例子,对火箭一场的加时期间,休斯顿上场的是Luis Scola 和Samuel Dalembert ,Pop 则用Duncan 和Splitter together 迎战;另一场对魔术,加时期间Dwight Howard身边的是三分射手Ryan Anderson,Pop 就以小个阵容对应之。

  1. Pop 看重Bonner场地组织的能力
    每当自己施展进攻,而对方在禁区里堆满人,Pop的拿手戏就是让Bonner插上。这个推论主要来自现场印象,但是也有少许数据为证:当比赛进入第四节,马刺得分等于或小于75时,Bonner平均的上场时间是19.9分钟;其他场次他的场均时间是13.7分钟。

为什么Pop突然如此注重进攻?

在试图理清Pop的想法时,不要忘了,他曾经给Larry Brown和Don Nelson当过助理教练。Brown 被视为最好的防守型教练,Pop从他那里受益非浅。但也不要忽视Nelson,史上最有创意的进攻型教练。

Pop在Nelson手下那阵,勇士队以进攻闻名。Nelson所仰仗的是小个阵容加三分球 - 尤其是当球队在追比分的时候。实际上,Pop在金州最后的那个赛季,勇士绝大部分时间在用当时还是新秀的Chris Webber打首发中锋,而让身高6尺8寸,体重220磅的Billy Owens打大前锋。

Nelson的执教方式被称为Nellie风格(Nellie ball),请看WIKI词条的解释:
Originally Posted by Wikipedia
Nellie ball是由NBA主教练Don Nelson建立起来的一种非传统的进攻策略。这是一种快攻方式,依靠运动素质过人的外线球员通过速度来制造mismatch,从而获得优势。这种进攻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中锋。大量投三分也是Nellie风格的特点之一。

Pop执掌下的马刺从防守型球队转向Nellie风格,转变的节奏很慢,但是方向确定。据我猜测,他的想法是因为David Robinson退役了,Bruce Bowen也退了,你就不能无视Duncan身边已经没有一个超一流防守球员的事实,盲目复制过去的模式。

如果你希望看到转折发生在何时,我认为,转折点出现在2007-08赛季的下半程。那时候球队的防守依然稳固,进攻则有所停顿。 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得分荒,甚至延续到了季后赛阶段。2008年季后赛期间,马刺输掉8场比赛而出局,这些比赛中马刺的得分从未超过92分。在西区半决赛中,尽管马刺将湖人的场均得分限制在93.4份——比常规赛季低了15.2分,马刺还是败了。从防守的角度,总决赛中凯尔特人对湖人的防守十分经典,限制了他们的得分,而湖人在马刺身上的得分比那还要低。

面对这次失利,Pop的对应策略是终结Bowen的时代,将Michael Finley, Matt Bonner和Roger Mason加入到首发阵容中。不出所料,2008-09赛季马刺的进攻大有起色,而防守则不可避免地开始下滑。

马刺的变形于2010-11赛季达到顶峰,他们每100个回合能制造111.8的得分,创造了队史纪录。伴随着进攻狂潮的是他们退步到联盟第11位的防守能力,最终他们常规赛的战绩为61胜21负。

马刺队史的进攻力排行

  1. 2010-11 - 111.8
  2. 1994-95 - 111.7
  3. 1983-84 - 111.2
  4. 1993-94 - 110.4
  5. 1995-96 - 110.2

显然Pop已经认定,马刺在防守上不再有统治力,那么为了在常规赛期间赢得胜利,马刺必须成为一流的进攻球队。他的思维方式延续到了新赛季。目前为止,马刺的防守名列第19,但获得了10胜5负的成绩。这个不错的成绩怎么来的?因为他们的进攻位居联盟第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间Manu Ginobili大部分时候伤停。

Nellie Ball Redux: Why Popovich Fails to Play Splitter

http://www.spurstalk.com/forums/showthread.php?t=189987

近来,马刺球迷最为不满的应该就是主教练Gregg Popovich一直青睐Matt Bonner,而让Tiago Splitter当替补。其实也不尽然,在最近几个星期的比赛中,马刺队第三、第四中锋人选完全是浮动的。
以本赛季的场均比赛时间来看,Splitter 每场19.8分钟, 高出Bonner 的17.2分钟。 不过只看表面是不够的。因为最近5场比赛以来,两人的比赛时间在拉近 – Splitter每场17.8分钟, Bonner是17.4 分钟。
再进一步分析:当比赛进入紧要关头,Pop 对Bonner更为信赖。 上半场得分,Bonner平均9.8分,Splitter9.6 分。另外,本赛季Splitter的垃圾时间比Bonner多出38.6% (此处的垃圾时间是指任一队领先15分以上的时候)。

那么马刺球迷到底在不爽些什么?

首先,Splitter得分能力不错。这位在西班牙成名的巴西内线球员在最近的8场比赛中,表现很是抢眼。这个期间内,Splitter 平均每场比赛时间为17.9分钟,数据是8.4分,3.9篮板,命中率则高达75.8%。赛季初,他很难在低位完成进攻,现在他已经逐步解决了这个问题。

与之相反,Bonner则停步不前。在同一期间,他每场出战15.9分钟,场均4.0分、3.1 板,两分球命中率41.1%,三分球命中率31.6% 。

所以,基于以上数据,我不能指责说球迷们对Pop的批评纯属马后炮。球迷的不爽还有一层:纵然Bonner也有在常规赛期间表现优秀的时候,但他在季后赛只会给球迷带来失望。对这么一位屡屡不堪“重托的球员,球迷着实厌倦了。

Splitter就不同了,球迷们能在他身上看到一些依稀往梦的迹象:他的身材和防守能力。本赛季,Splitter 保护篮下相当出色; 他的封盖相比新秀年已经不可同日语,球队相信,至少对方投篮时他能造成球跑偏。他身高7尺,臂展很长,是跟Tim Duncan一起构建双塔的理想人选。

Bonner的篮下防守从来不马虎,不过身体条件毕竟有限。他穿着鞋有6尺10寸高,但是臂展略短,运动能力不是特别好,实际效果相当于6尺8寸的人。

那么,Pop到底怎么想的?

Pop自己极少对媒体披露想法, 但通过他近期的轮换安排,我们不妨如此推论.

  1. 在Pop心目中,Duncan和Splitter都是打中锋的
    当然,Pop永远不会承认这一点,因为他一直斩钉截铁地说,Duncan是大前锋。但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来。新秀赛季,Splitter跟Duncan 在常规赛期间搭档的时间共30分钟,今年他们已经搭档了67分钟 – 也就是说,平均每场4.5分钟。

  2. Pop对 Splitter 的外围防守不放心
    基本上,只有当对手派上两名传统意义上的内线球员时,Pop才会使用Duncan—Splitter组合。反之,如果对方用的是善投三分的内线球员(…司机?…),或者打小个阵容,Pop就会将他们拆散使用。

举个例子,对火箭一场的加时期间,休斯顿上场的是Luis Scola 和Samuel Dalembert ,Pop 则用Duncan 和Splitter together 迎战;另一场对魔术,加时期间Dwight Howard身边的是三分射手Ryan Anderson,Pop 就以小个阵容对应之。

  1. Pop 看重Bonner场地组织的能力
    每当自己施展进攻,而对方在禁区里堆满人,Pop的拿手戏就是让Bonner插上。这个推论主要来自现场印象,但是也有少许数据为证:当比赛进入第四节,马刺得分等于或小于75时,Bonner平均的上场时间是19.9分钟;其他场次他的场均时间是13.7分钟。

为什么Pop突然如此注重进攻?

在试图理清Pop的想法时,不要忘了,他曾经给Larry Brown和Don Nelson当过助理教练。Brown 被视为最好的防守型教练,Pop从他那里受益非浅。但也不要忽视Nelson,史上最有创意的进攻型教练。

Pop在Nelson手下那阵,勇士队以进攻闻名。Nelson所仰仗的是小个阵容加三分球 - 尤其是当球队在追比分的时候。实际上,Pop在金州最后的那个赛季,勇士绝大部分时间在用当时还是新秀的Chris Webber打首发中锋,而让身高6尺8寸,体重220磅的Billy Owens打大前锋。
Nelson的执教方式被称为Nellie风格(Nellie ball),请看WIKI词条的解释:
Originally Posted by Wikipedia
Nellie ball是由NBA主教练Don Nelson建立起来的一种非传统的进攻策略。这是一种快攻方式,依靠运动素质过人的外线球员通过速度来制造mismatch,从而获得优势。这种进攻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中锋。大量投三分也是Nellie风格的特点之一。

Pop执掌下的马刺从防守型球队转向Nellie风格,转变的节奏很慢,但是方向确定。据我猜测,他的想法是因为David Robinson退役了,Bruce Bowen也退了,你就不能无视Duncan身边已经没有一个超一流防守球员的事实,盲目复制过去的模式。
如果你希望看到转折发生在何时,我认为,转折点出现在2007-08赛季的下半程。那时候球队的防守依然稳固,进攻则有所停顿。 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得分荒,甚至延续到了季后赛阶段。2008年季后赛期间,马刺输掉8场比赛而出局,这些比赛中马刺的得分从未超过92分。在西区半决赛中,尽管马刺将湖人的场均得分限制在93.4份——比常规赛季低了15.2分,马刺还是败了。从防守的角度,总决赛中凯尔特人对湖人的防守十分经典,限制了他们的得分,而湖人在马刺身上的得分比那还要低。
面对这次失利,Pop的对应策略是终结Bowen的时代,将Michael Finley, Matt Bonner和Roger Mason加入到首发阵容中。不出所料,2008-09赛季马刺的进攻大有起色,而防守则不可避免地开始下滑。
马刺的变形于2010-11赛季达到顶峰,他们每100个回合能制造111.8的得分,创造了队史纪录。伴随着进攻狂潮的是他们退步到联盟第11位的防守能力,最终他们常规赛的战绩为61胜21负。
马刺队史的进攻力排行

  1. 2010-11 - 111.8
  2. 1994-95 - 111.7
  3. 1983-84 - 111.2
  4. 1993-94 - 110.4
  5. 1995-96 - 110.2
    显然Pop已经认定,马刺在防守上不再有统治力,那么为了在常规赛期间赢得胜利,马刺必须成为一流的进攻球队。他的思维方式延续到了新赛季。目前为止,马刺的防守名列第19,但获得了10胜5负的成绩。这个不错的成绩怎么来的?因为他们的进攻位居联盟第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时间里Manu Ginobili因伤停赛居多。

不过,Splitter算不算进攻利器?

看他的数据,人们会相信马刺可以在进攻端依赖他。本赛季以来,他的投篮命中率达到58.9% .至少到目前为止,他是马刺在低位表现最好的得分手 – 对比项中包括Duncan。Splitter的场均绩效也很亮眼,平均每40分钟得到14.9分,罚球命中率也从上赛季的54.3%提高到71.4%。

可惜的是,更深层的分析显示,Splitter在进攻端起的是负作用,而且是无可否认的负作用。

上赛季有Splitter上阵的比赛中,马刺每48分钟的平均成绩是97.8分,这是马刺的最差成绩。

按照48分钟计算的马刺队史成绩
有Manu Ginobili - 107.8分
有Matt Bonner - 104.6分

有Tim Duncan - 104.5分
有George Hill - 103.1分
有DeJuan Blair - 102.9分
有Tony Parker - 102.7分
有Gary Neal - 102.6分
有Richard Jefferson - 102.4分
有Antonio McDyess - 100.9分
有Tiago Splitter - 97.8分

这个趋势延续到了本赛季。Splitter上场期间,马刺每48分钟的平均得分只有94.8分,仍然是最低得分。

一旦Splitter和Duncan同时上场,进攻变得更加迟缓。本赛季他们一起出场的时间共计67分钟,马刺平均每48分钟得分为85.3分。这个组合的防守力度相当强,每48分钟的失分只有92.4分,但是显然,没有强到足以弥补得分的不足。

有讽刺意味的是,反倒是Splitter跟Bonner搭档的时候,他的得分更高。他们一起出场的时间共计161分钟,马刺平均每48分钟得分为98.8分。如果有Splitter而无Bonner,这个平均成绩是90.1分。

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看出点眉目了,Pop显然也很清楚这一点:Bonner比Splitter能更好地帮助马刺改善得分。Bonner之前在马刺待了3个赛季,在此期间,Bonner上场时,马刺按照每100个回合计算的平均得分比没有他的场次多4.9分;Splitter则相反,有他的场次比没有他的场次平均少5.6分。一加一减,出现了10.5分的差距(计算单位换成每场比赛的话,是9.8分)。一个正计划按照Nellie风格打造球队的教练,显然很难忽视以上事实。

于是,Splitter作为马刺球员的前景很悲观吗?

我不这么看。尽管他对马刺的进攻没什么好处,但这个问题并非无解。

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每当Splitter上场,马刺的进攻就停止了?因为他有个不好的习惯:主宰每个回合。打欧洲联赛的时候,因为他是球队的第一选择,这么做是理所应当的 – 尤其是Luis Scola去了NBA之后。只要他在场上,球队要么为他设计挡拆,要么围绕他在禁区主打。在马刺队,Splitter还是经常运用过去的战术,但是由于他不再是第一选择,结果当然也大为不同。

他不应该再继续占据禁区要球,也不能每次到前场就出来挡人。他应该学会如何更好地融入体系,就像在他之前Fabricio Oberto所做的那样。Splitter在NBA进攻体系中最好的角色是出现在弱边,进行补强。此外,如果Splitter能够学会在在低位利用错位(mismatch)来挡人和选择位置,他会成为一件有力的武器。

另外提供一个数据,可以看出Splitter的主宰意识确实过头了。在他的新秀赛季,有他的场次,马刺的助攻数减少了5%;到这个赛季,又是减少5%。

要说Splitter有什么退步,那就是他的失误实实在在地增加了。上赛季,按照40分钟计算,他的失误数是1.7,本赛季是3.6。作为对比项,Duncan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失误数字;David Robinson没有;身为后卫的Parker或Ginobili也都没有。不用说,成了“失误机器”的Splitter正是导致马刺进攻陷入危机的一大因素。

如果Splitter真的希望引起Pop的关注,长期当中他应该提高跳投水平。本赛季,10到15尺距离的中投,他3投2中。要是在这个距离上,他能保持这个命中率(而非投篮数量),他跟Duncan会是很好的互补。这也正是Oberto得以在Duncan身边拓展自己领域的拿手绝技。

凡事要往前看,Splitter还有足够的时间去赢取Pop的信任。记得上赛季,随着赛程展开,Pop对Blair的倚重逐渐下降。 如果今年还是这样,那Splitter的好处就能显示出来。再加上常规赛季缩水,伤病的情况可能会比往年严重。马刺现在内线球员的厚度不够,万一谁的脚有点伤之类的,Splitter的机会大把。

你的预测是什么?

本赛季开始之前,我认为马刺要想夺冠的话,必须重用Splitter。15场比赛之后,我的观点还是没有变。我希望Pop能尽量增加Splitter的上场时间。没错,目前他在进攻端有害无益,但是他也需要更多机会来学习如何融入体系。如果付出的代价是常规赛季多输几场,那就输吧。

考虑到季后赛,马刺除了要继续保持进攻强度,他们的防守至少也要提高到联盟第七或第八的水平。以我的观点,要实现这一点的话,Splitter的上场时间得增加到30分钟左右为宜。 否则冠军也就是说说而已。

对于Pop对球队进行了如此剧烈的改造,同时还能保持赢球,我表示佩服。但我也要提醒Pop,既然模仿Nellie风格,1,335:0这个数据不能忽视——前者是Don Nelson所赢得的常规赛场次,后者是他进入总决赛的场次。

翻译spurstalk文章,恩,那个论坛对Pop简直是xxx
给个链接 http://bbs.hoopchina.com/3173727.html

球迷么,要是连主教练都不能骂,那简直要糟心而死…反正他在球队是爷,多挨点骂也是应该的。

ST还好了,虽然按照某位前辈的说法,那里就是一些Loser打嘴炮的地方,但胜在人家有咨询优势,不比国内都是画饼充饥。不过这几年也流失了好几位资深球迷,浮躁了吧。

但悲剧的是,正是POP内心深处也许连他自己都察觉不到的思维定式,才造成了RJ这样的悲剧发生其实只要GDP在马刺一天,他就不可能真正的转换观念摒弃之前的成功模式

最近看球的一些想法:
1.截至目前看来,Splitter是马刺最好的低位得分手和防守球员;
2.马刺最好的大个子组合是:1)Duncan + Splitter,2)Splitter + Bonner ;
3.Blair < Bonner ;
4.有时会看到马刺外线各种投篮不中后,把球喂给低位的Splitter,然后Splitter连续得分,但即使如此Pop也似乎没有把Splitter的低位进攻当做马刺的主要常规进攻手段之一。

自从CS冷落后,一直是在ST上潜水看资讯的。
相比ST,CS的资深刺密都流失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PS:Bruno的消息相当的灵通,Timvp相当的有空。

很难,我都觉得自己作球迷的日子属于苟延残喘了,何况比我更资深的那些。也就是拿TD吊着气呢…

一个人自己的心思难以倒转,但是世界依旧是向前的。只是看破容易,放下太难。

好几年前就想过,如果big three离去,我会如何看待那样的马刺。
好几年前就决定,只要马刺的理念不变,无论人来人往,我都会继续支持这支球队。

非常看好提亚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