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中投到慢打--看姚明与邓肯的篮球智商

[本文来自于TOM体育论坛] :smiley:

本来常常无视于球星之间的评比,所谓罗卜白菜,各有所爱。不想因为无意的冒犯导致部分偏执狂的板砖。但没想到最近充斥于论坛里的球盲贴大加横行,几乎让人大跌眼镜——什么邓的中距离不行了,技术不够姚全面了,什么脚步又不灵活了。笑话!一个能打两个位置的人居然会不如只能打一个位置的人技术全面和灵活,大前锋的中距离居然不如中锋的有优势?更为夸张的是居然还有人老气横秋的声称:“姚和邓的篮球智商相当”。喔,天,谁给你的勇气说的这句话。你懂什么叫篮球智商?

什么叫篮球智商?我来告诉你,当邓肯放弃自己赖以成名的远侧45度打板和罚球弧顶跳投——选择一屁股一屁股的往禁区挤的时候,这就是篮球智商!当邓肯不再是在立即在移动中选择突破而是象读秒一样等待对手的时候,这就是篮球智商!

公牛王朝的乔帮主可以随心所欲的中距离跳投,是因为公牛的篮底下站着BH的罗德曼。双塔时期的邓肯也会常常中投,因为马刺的篮筐下面有高大的海军上将,同样,刚入火箭不久的姚也可以频繁中投,因为,那时候火箭的篮筐下面有强壮的卡托。

然而一切都过去了。。。

当上将退役后,邓就慢慢放弃了以前的进攻方式。事实上傻子才不喜欢中投啊,可关键是他投了怎么办,谁抓篮板?毕竟马刺的内线,已经没有了上将那样的篮板王(马刺的其他内线都是短板)换位思考,如果同样是中距离投篮,让外线队友(比如是芬利)来完成,那么在投中几率几乎相同的情况下,马刺的篮底下则多了石佛这个篮板高手。马刺的客观条件让邓肯必须大量舍弃中投,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抓板的好中锋,没有人会喜欢当内线绞肉机,但现实只能让他必须尽可能的往禁区里挤。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姚在对爵士频繁采用的后撤步中投简直是让人无法理喻,尤其是当爵士的内线同时拥有两个篮板高手(奥和布,ak47忽略不计)的时候,姚作为球队唯一有竞争力的篮板手,不去强打篮下,而通过向外线移动来投篮,简直是愚蠢透顶的选择,要知道,这时候的火箭篮下,根本没有一个能场均抓到6个篮板的内线选手。

(注:在内线不仅仅是增加抢进攻篮板的几率,更重要的是通过拼抢能避免对方的快攻)。

什么是篮球智商,这叫篮球智商!等号?笑话

好,我们接着说,现在大家来看看两个人对低位(或腰位)单打的时机选择。

先来看邓,说实话,现在的呆子打球简直慢得有点不象话。因为他拿球后总喜欢长时间的等待对手的包夹(包夹不等于协防),同步对队友进行观察。为什么要等人包夹?很简单,即使一个人的单打能力超强,但再强的1V1成功几率永远都比1V0的成功率小,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道理!而只有包夹才能形成队友的1V0。通过慢打的观察,邓就可以在面对包夹时传出穿透性很强的球,这样的大范围的传球非常有利于寻找场上最有机会获得1V0的队友。所以为什么即使全联盟的人都知道鲍温只会在无人防守的0度角投篮,但还是会被这个年轻时在nba找不到饭碗的老家伙在比赛中屡屡投进致命3分。这就是篮球智商。

只有当确定对方不会包夹的时候,邓才开始执行单打。这同样是一个痛苦的等待过程,因为他执行前他一定会先等着自己的队友齐刷刷的按部就班(即拉开阵型),才开始进行最后冲刺。为什么要这样?因为这样的单打损失最小,在他进攻的同时,早也各就各位的队友实质上已经完成了由攻转守的部署,队伍可以在单打失败的第一时间按照既定战术回防,避免被打反击。这就是为什么即便是邓的单打失误,对手也很难对这帮老家伙打出犀利的快攻。

好,现在大家再看看比赛中姚的进攻——与邓不同,姚通常都会选择在接球的第一时间发动进攻,在对方试图包夹前进行1V1单打,这一点就让他基本上无法对对方的防守体系和队友进行判断和观察,当然更无法寻找出队友中真正能获得1v0的人,所以姚一旦遭受包夹不能出手时,他的传球多数都只是过渡性的传球(甚至更多的只是在递球),这种豪无穿透力的被迫式传球要想获得助攻那简直就是在天方夜谈!没有一个球队的轮转换位会慢到这样让人去投空篮。

此外,即使对手不包夹,姚的这种不顾整体落位的快捷式单打冒的风险也很大(尤其是对火箭这种讲究半场攻防的球队而言),因为队友还没完全拉开(也就是说还在完全处于进攻意识阶段)而这样一支还在处于进攻意识状态的队伍往往是来不及部署快速回防的,所以一旦这样的单打失误(含被人抢断)的话,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被别人追着屁股打反击。

这就是两人的篮球智商的差异!你认为他们相等吗?

oK,我们继续,说完单打的时机选择,我们再来看看双方在实战中的单打应用。

先看姚,凭心而论,姚的单打能力是不容质疑的(中锋里应该至少可进前五吧)。所以说看姚打比赛总是很过瘾,从比赛的哨子一响,,姚就会开始表演进攻的才华——背打,后撤,拉竿勾,灌篮,。此外姚还有一手华丽的罚球,这让他的得分手段更为全面。但凡火箭的比赛里,只要是姚手风顺,那可不得了,甚至往往当姚(还有麦)切里卡嚓砍下20多分的时候,还在有个别队友在扳着指头数自己碰过皮球的次数,更别说出手了。小巨人就这样高兴的在场上单打,只要他得球,只要不包夹,甭管火箭的比分是领先还是落后,大中锋都这样不惜余力的疯狂彪分。当然,姚也会高位挡拆,但姚的挡拆通常出现姚在低位无法拿球的无奈之举(不信看比赛),这和爵士有目的的进行高位挡拆有着本质的不同,当然了,这两种挡拆效果有何不同你可以自己想象。

然而在上半场的风光过后呢?在绝大多数比赛里,姚在下半场的单打和下半场有着天壤之别,原因不外乎有三,一,是在前面的单打中耗费了太多的体力。二,各种进攻手段被对手熟知掌握,三,双方的防守力度开始加强。所以姚在这个时候就已经非常吃力。是的,姚有一手漂亮的罚球,当比赛进行到白热化的时候,当双方的防守达到极限时,罚球才真正成了得分的最重要手段。可是很遗憾,这时候的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姚已经很难博得站上罚球线的位置(相信对手也不会这么蠢),所以所谓的高罚球率纯粹只成了一个华丽的摆设。同时,由于过多的体力浪费也使他已经无法为麦子拉出内线空挡,所以孤独的麦子只能通过残酷的盯人防守赌外围的手气而不能选择更有杀伤力的突破。这样的结局,不被翻盘才怪。什么?角色球员?呵呵,你还记得他们啊,我想对于一个长时间都习惯于在无用往返跑中观摩自己两大领袖表演的场上观众,你根本没有资格去要求他们保证自己的紧张感和自信心!他们更有理由做一个啥也不是的打铁男。

就这样一个球员,我可从来都没看出来他哪一点智商高,撑死是一个只会单打独斗的猛张飞!

言归正传,现在来看马刺的开场,通常,马刺会由邓的第一次传球都会惯例性的先给芬利(或巴里)来一个中远程跳投,来检验一下队友的外围手感,其次是通过高位的邓帕挡拆,测试一下法国人突破的速度,最后,才是通过邓的试探性单打(注意不是强打)考察一下对方内线防守的强度,同时顺便也试试自己的手感。通过以上三点的尝试,马刺就几乎可以全盘了解到比赛对手的防守重心,(所以马刺一般会用跳投型选手的芬利或巴里打首发,而不用突破型的吉诺比例打首发)这就决定了比赛初端马刺的主攻方向(所以慢热型球队由此而来,因为要测试嘛),邓很少在比赛的前半段真正强打,他在有目的的隐瞒自己实力和最节省体力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发挥队友的潜能(事实上帕克的突破和芬利[或巴里]的远投都只能在防守相对较松的前半段得分奏效,放到比赛尾段的高强度防守里纯粹是白扯)。

邓的强打一般都集中比赛下半段最艰难的时期,当双方都很难在窒息的防守中通过运动战中获得得分机会时,邓才开始全面展示他的强攻技术,放心,这个时候他一定是挤着往禁区里强打(不会躲着打)。原因是,一、篮下命中率高。二,造对手犯规。(诚然,邓的罚球不是特别好,但至少他可以获得大把大把的不需要肉博的投篮机会,不象姚,好看但用不了。这对得一分都格外艰难的白热化阶段,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方式)。事实上当邓用强打迫使对手不得不对他包夹(包夹不等于协防)的时候,马刺的目的就达到了,后面的事情很简单,一句话,inside-out——闪亮登场的阿根廷人频繁利用邓拉空的内线用神经刀一阵阵的乱捅(这个时候通常没帕克什么事,因为太矮也太苗条)——站在底角永远不会动但时刻准备接球的鲍老头开始瞄准篮筐——外线上占据身高优势的霍老头也开始准备利用长手臂。

事实每每到决定胜负比赛的紧要关头,马刺几乎每次进攻,球都一定要先交给邓,由他来决定球的分配和进攻。在马刺的核心战术inside–out里,起全局控制的不是控卫(实际上马刺根本没控卫,就是双得分后卫),而是那个站在中央区的高大指挥塔。

所以一个真正懂球的人根本就不会拿这两个人进行简单的数据比较,更不会让他们的篮球智商划上等号——如同拿诸葛亮和许诸较力一样好笑.

呵呵,差不多?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先想想自己的智商吧!

以上是基于两人进攻端篮球智商的比较。至于防守端,因为两个人根本不在一个级别,加上自身能力问题(姚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即使是他的篮球智商变高也达不到邓的水平)。为避免大家看帖子打瞌睡,就不讨论了,只随便的说几句。(如有兴趣,可以看我的《邓肯,一个被注定被打暴的大个》一文,里面有一些简短介绍)

1.邓的协防和补防能力是全联盟第有目共睹,即使是坎比,即使是ak47,甚至是鼎盛期的莫宁,他们的防守范围都不如邓的覆盖面积大。(虽然不是太喜欢张老头,但是对他的一句话很欣赏:邓肯的防守实际上是马刺禁区内一个人的联防。很经典)

2.一个球员的内线防守强弱不仅仅取决于盖帽和防守篮板,更重要的是看限制对方在内线(指区域而非球员)的得分情况和投篮命中率。这就是为什么爵士打马刺时,为什么爵士更多需要依靠德文.威联姆斯得分,同时也是为什么詹姆斯很难突破得分的原因。

至于两个人的个人技术问题,本人不谈,只说一句,年轻的朋友们,很遗憾,你们再也没有机会看到那个全面施展进攻才华的邓肯了。因为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双塔时代仅仅只需要得分和篮板的大前锋。

个人觉得写的相当不错,其中一些话更是深得我心

如果不是裁判在各种复杂因素下的行为,以马刺当今的整体实力和深度,以TD的统治力加上他的篮球智商和团队观念,别说什么骑士了,太阳小牛都跟马刺玩不到第六场。(小S你说啥?离总冠军只有一英寸远???拜托,第四场没有裁判,早就3:1听牌了好不好!那可还是你们的主场!)

再转一篇,不知道有没有人转过。。。

当马刺获得一次次成功的时候,邓肯一次次的被人打暴。然而,随着邓肯一次次的被人打暴,马刺也一次次的获得比赛的胜利。

布泽尔,小斯,布兰德,德克…都在与邓肯的对位中打暴过邓肯,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连太阳的准蓝领托马斯,都在面对石佛是取得了华丽的数据。不得不让人震惊,马刺当家岂非是漏勺一号,居然如此不勘一击。然而,命中注定,这位被nba权威评出来的史上第一大前,就是要被联盟人人打暴。

(一)防守方式注定被人“打暴”

1.防守:内有邓肯,外有鲍文,马刺以两个球员为核心构筑了联盟里最让人难以攻克的钢筋铁闸。然而马刺的防守体系来说,除了此二人外,马努或许能勉强算得上一流,剩下芬利、霍里是又老又慢的,奥伯托是菜鸟级的,帕克甚至是人见人欺的。联盟第一防守从何而来?鲍文的任务,通常就是只负责全场狂追对方的vip,别的事几乎一概不管所以,这时候称为nba移动能力最强的内线球员的呆子.就无可厚非的成为马刺的防守核心。防守核心所做的不仅是要防自己的对位选手,更需要尽最大能量来帮助队伍弥补防守的弱端。如果仔细看比赛,会发现呆子总是要象万金油一样不停的移动着弥补本方防守漏洞。而付出的代价,就是常常会让自己防守失位,事实上在马刺队中,防守防守失位最多的就是邓石塔,但同是他也是场上为队友补防和协防最多。比如对太阳,你数一下有多少次的纳什打石佛,又有多少次石佛扑出去干扰外线球员的投篮,再看一下他的对位对手得到多少空位。

2.对手的得分:这样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甚至准蓝领托马斯也可以轻松得分了。其实,在对手华丽的数据里,得分中的决大多数都是来自球队的轮转换位,挡拆,传切,掩护等等手段,事实上你见过小斯等有几次真正硬碰硬的一打一?(我只知道这成功的每一次都足以让太阳和爵士的球迷制造场上最大的分贝)

3.防守效率;简而言之,如果用数字来理解防守,那么呆子的防守,可以说是7分(满分10分)防对位对手,3分帮队友协防和补防。那么这样效果如何? 如果说用7分防守的石塔让自己变成一个普通防守能力的内线球员,不能限制对手,让对手拿到自己应该拿到的数据,那么,用3分协作防守的邓肯则让马刺的全队防守上升了n个档次.以太阳为例:呆子的7分防守让小斯狂飚38分,彻底打暴自己;石佛的3分防守送出9记大帽,直接将太阳扇回老家!

所以,邓肯的防守方式注定他不能太限制他的对位选手,但却总能让马刺的防守始终站在nba的顶端

(二)进攻注定“寒碜”

1.被防守:邓肯遭遇的防守强度太大,这不用我说,大家都看得到,马刺当家永远是球场上压力最大的保证。作为现役球员里低位上威胁最大的球员,他总是遭遇着联盟里最强悍的防守。(个人观点,仅次于颠峰期的胖子),别的球队为了对付他通常是不惜血本,整一两个的只负责防守(牺牲进攻)的专业摔角男直接和老邓死扛。最夸张的时段,湖人用过沃克+鲨鱼(或者是霍里+鲨鱼),活塞用过双华莱士(或是麦克代斯)的双包。

2.邓肯的进攻:邓肯得分的手段单一

波波维奇实在是不厚道,因为呆子老实,于是就变了相的耍他。先是给呆子配了一个只会突破不会传球的法国情种做控卫,让马刺当家成了名副其实的‘控球大前锋’;其次又搞出一个极变态的邓帕挡拆,别的球队做挡拆是有挡有拆,小个掩护大个投篮,而我们的邓帕挡拆则永远是有挡无拆,维京巨人千篇一律的都是给速度小子做盾牌(还好大多时候情种还是比较争气);最后波老头竟然又搞出一个什么“阴死的”(呵呵,音译)战术,当别的球队保护自己的核心球员惟恐不及的时候,波老头居然反其道而行,直接把呆子扔出去当炮灰,让呆子故意吸引对方包夹,以破坏对方的防守平衡来实施战术目的。上面的这三点就注定了呆子的命运,第一不可能象“小厮”飞翔着接过纳什抛来的空中礼物,第二不会象“布遮”利用队友挡拆掩护投出很多精美弧线球,第三不会象“要命”一样低位接球就不要命的只管疯狂出手。实际上邓肯的得分手段,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他的单调的一打一。我们可怜的呆子啊,就这样残酷地一次次通过与肌肉男的肉搏拼命的凑着他那点可怜的数据。

3.邓肯的出手数量太少

马刺当家实在是当得窝囊,常常出手次数不及而二当家,甚至很多时候还比不上替补上场的三当家,能保持得分老大的地位多半还来自于他的高命中率。说实话,石佛可能是nba内线球员里接球最多的一个,但也是偷懒的一个,更情愿把球给到空位上的队友去赌那些得分高但低命中率的外围投篮。事实上,只有当一个球员在空位上总能不断获得投篮机会时,他的注意力和责任感才能帮助他提升自己的命中率。所以马刺队里能力并非超强的角色球员总能在马刺的关键时刻投出致命绝杀,更多是马刺当家在比赛过程中从始至终对他们的支持和信任。所以从这点来看,科比和姚麦根本没理由埋怨那些老是投出三不沾的队友,因为他们从来都没真正获得自己领袖的支持和信任,当一个球员只是在无穷无尽的空位折返跑中观摩自己领袖单独表演的时候,即使是再神准无比的神枪手,也不可能还会保持着进攻的欲望和投篮的责任感,这样的球员永远投不进致命绝杀!

以上诸点,注定了邓老大的数据永远不能华丽!就这样,他在功防两端的致命缺陷让他成为了一个被人打暴的大个。

马刺当家就这样继续着自己常被人暴的nba生涯,而“最佳阵容”“最佳防守阵容”“全明星阵容”的三大小组也继续着执迷不悟的年年选择着这个常被人打暴的老实人,同样,马刺也在继续着他们高歌猛进的前进步伐。当然,全联盟的教练也会依然对着sbc球场上的巨型泡沫继续眼馋着不停的流口水。因为在nba,早也很少有能在功防两端都能做到领袖的巨星。又因为,或许只有这个被打暴的大个,才会给他们带来期盼的总冠军。

或许,在一个很难吸引着大牌球员的德州老城圣安东尼奥,用一个被某人称为没有之一的最被高估的维京群岛人,用28顺位挑中的法国光头,用57顺位挑中的阿根廷替补,再加上失意老头帮(年轻时打球太烂没混上选秀的鲍老头,年华老去被小牛扫地出门的芬老头,被湖人认为已一无是处当垃圾扔掉的霍老头,还有再也不能飞的巴老头)组成的球队,在狂热拜星的年代,即将五年内三夺总冠军的马刺,本身就是nba历史上最幸运的六合彩!

支持邓肯,扫清球盲,特别是那些总决赛输了不爽还在其他地方骂邓肯的人太盲!

精彩的文章,实在是值得推荐~~~呵呵

很有道理啊
从头到尾一字不拉得看完了2篇

怎么说呢,到你看了TD以前的比赛的时候就知道TD的中投有多准了,比现在的YAO准多了,TD准的地方有罚球线那,还有45度那里,以前真的很准,不过现在更多的是背身单打

都是新浪论坛里的吧。那还有好几篇好的。
有时突发奇想去那想去看看有没有姚蜜不开窍到拿姚明跟邓肯比,那的某些人还真没让我失望,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笑话。

LZ原来就是迷你石佛,呵呵,辛会

一头雾水。。。

认错人鸟。。。

:roll:

从来不隐瞒自己无比讨厌YM
所以别拿他和TD比较,拜托!

谁来写一篇 小斯与邓肯的篮球智商 ?
:smiley:

。(虽然不是太喜欢张老头,但是对他的一句话很欣赏:邓肯的防守实际上是马刺禁区内一个人的联防。很经典)
张卫平??

…写的真好啊…
…TD对比赛的理解能力完全可以用以下8个字来形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顶,老大绝对是为团队篮球而生的最伟大球员.
他的篮球智商不言自明!

我已经说不出其他话语了
基本上都被"你们"说完了!
独一无二的他—Timothy Duncan#21!!!

老大辛苦了!

赞。

不过有点损yao。其实yao没有他说的那么差。

TD方面,分析的很透,不过对td中投的评价有点高,个人感觉td现在的中投有下降的趋势,可能用的太少,加上内线没有上将,投篮信心有些下降。

不得不承认,这是我见过的最冷的笑话。沙子逐渐像pop和td靠拢 :smi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