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T]ROSEN系列:Charley Rosen:开幕赛马刺相对轻松

Charley Rosen:开幕赛马刺相对轻松
Spurs make it look easy in opener
Charley Rosen
Special to FOXSports.com
http://msn.foxsports.com/nba/story/6900376

虽然克里夫兰在终场前冲刺了一把,将比分追到76-85,但没有用。几个赛季以来,总决赛第一场对于马刺而言都只是一次简单上篮而已。

Tony Parker可以在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随心所欲地曲折突入篮下,他在发动挡拆时也同样致命。下半场 LeBron James利用自己的身材宽度和快捷的手法,很好地限制了Parker。但即便如此,Parker仍然23投12中,拿下27分,还有7次助攻。

笔记: Parker的中远距离投篮只有9投1中,骑士为什么不放松防守,让他在外围开火呢?至少在他一连跳投进3到4个球之前可以试试。

Tim Duncan的表现全面而合理 — 17投10中得到30分,13板,5封盖,2抢断。只要球一离他的手弹地,骑士就包夹(甚至三夹)他,试图困住他。TD 的回答是不勉强出手,也不运球,而是找机会传球。有几次马刺球员在空挡位置接球之后没能投进 — 包括Jacque Vaughn, Manu Ginobili和Bruce Bowen,但也有几次Duncan的传球制造了第二次甚至第三次传球 — 最终结果是漂亮的进球。中距离,三分,还有高抛接力上篮。
Duncan自己作为挡拆战术中的接球一方,接到Parker妙传之后也进了好几球:两次扣篮,一次上篮,值得称许。更重要的是,这些进球突显了克里夫兰内线在底线的轮换一贯迟缓。
当Duncan有机会正面攻击自己的防守者,他经常使用底线转身并屡有斩获。不过球队也设计了几种战术,在Duncan占据有利的得分位置时,把球交给他:Michael Finley的一次交叉掩护,最后Duncan上篮得分;一次手递手传球,不过TD上篮偏出;一个手递手传球假动作,让Duncan得到空挡,16尺外无人防守的穿心破网。此外,骑士经由耐心传球得来的进攻优势,一定程度上被他的5个进攻篮板所抵消。

笔记:既然骑士决心要在低位包夹Duncan,他的防守者就有责任不让TD走底线,要迫使他运球到协防位置。另外,为什么不偶尔用一下联防,让Duncan难受难受呢?

Manu Ginobili的数据很体面 — 12投5中(其中三分球5投3中)16分,8板 — 不过重要的是每当骑士努力追得比较接近,他就能轰进一个三分球。

笔记: Ginobili 是左撇子,所以一定得逼他走右边。始终守在他的左手位,不给他用交叉错步制造投三分球空间的机会。

虽然由于之前休息了较长时间,马刺一开始的投篮不怎么好,但他们的防守丝毫没有松懈。如同宣传中所言,他们的轮换很快,而且很有预见性,所有的传球通道都遭到埋伏,而且即使当球员在一对一时被击败,他也会赶着把球运过场地。最重要的是,有Duncan作为中间场地的电锯 — 封盖,抢断,威慑,将投篮打飞,他创造了无数的进攻转化进球机会。

笔记: 在第三节,球队要求Drew Gooden挑战Duncan的防守,结果他得到一个转身跳投和一个进攻篮板,其他的投篮机会来自挡拆传球 — 9投6中,14分。为什么不多使用Gooden,不让Duncan打单人区域防守呢?

马刺的挡拆防守让James的作用彻底消失。他们的内线球员身材高大,作风顽强,迫使LeBron只得后退,这样就制造了可贵的间隙,让马刺不必换位就能重新恢复自己的防守部署。不管LBJ 是背筐还是单打,他经常会被包夹。与在对活塞系列的最后一战中所作的一样,James给空挡位置队友的传球很好— 但他们通常都没有投进。
本场James只有16投4中,得到16分,4助,4次失误。如果队友那些无人防守的投篮只投进一半,LeBron无私的传球至少也能变成10个助攻。
LBJ如果接球或者接近红圈的时候没有被包夹,那就一定有几个马刺球员守在当地等他出手。换一句话说,马刺要么早早包夹,要么比较迟才包夹,让James没法舒舒服服拿球。
当James在外围拿到球的时候,马刺也给他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对,第四节LBJ投进了一系列三分球(在之前禁区外10投1中之后),但那时候比赛结局已定,这些得分除了添加他的个人数据之外,没有意义。

笔记: LeBron移动的时候只能接一次球。一次! 这一结论来自第三节一个弱边掩护下的卷曲切,最后上篮成功,这是他全场得分最轻松的一次。不要让他参与挡拆(这样只能使得包夹他的任务简单化),或者让他从一个静止位置开始进攻(此时也利于布防),为什么不更多地让James无球移动?(…N年以前,N大于等于2,ROSEN老人家就开始念叨LBJ应该加强无球移动了…)

Zydrunas Ilgauskas的进攻一塌糊涂 — 8投1中,2分 — 不过他防Duncan还不错。大Z的臂展长,还在低位盖下一个球。防守高位挡拆中的TD那是另外一回事了。骑士太警惕于Parker的出现,所以当Duncan得球之后,没法给Ilgauskas相应的支援。

笔记: 第二场马刺的投篮肯定比这一场好,为什么不给Ilgauskas一次(或者两次、三次或更多)机会与Duncan在低位正面对抗?这样会限制马刺致命的传球移动,或许还可以减少Bowen, Finley和Ginobili的得分。

Sasha Pavlovic进攻的强度相当高 —12投6中,13分。他攻击篮下的侵略性应当得到鼓励。

笔记: 然而,在防守方面,判断力是英勇的更好体现。当某一回合,Pavlovic决定放弃Bowen而进入中间地带参与协防Fabricio Oberto的切入时。唿! Oberto 快速传球给Bowen,后者随即三分进帐。Oberto进入NBA以来第一次受到包夹的待遇,就是自Pavlovic的错误决定而始。

Daniel Gibson的数据很可观 — 9投7中16分,其中三分球3投2中,4助,4抢断。实际上,只有助攻和抢断有重要性。那是因为,直到比赛进入垃圾时间,有一次球弹到Gibson手中,他才投了一个3分,接下来他又成功地突破了三个防守球员,拿下2分。

记住: 为什么不在比赛仍处于胜负未定状态时,多让Gibson参与进攻呢?

总之,对于马刺来说,这场比赛相对比较轻松。那么第二场,我们可以看到些什么?

第二场的开局会比第一场更放松一点,也更有效率。这就是说,投篮改善,失误减少(第一场有14次失误)。James的外围投篮会继续受到压迫。他们也会变得更强悍,让LeBron减少传球。

骑士又如何呢?

他们已经被赶下了河(脚已经湿了),所以得小心不让自己淹死。为了证明自己的竞争力,他们必须实现以下内容:
大幅度提高挡拆防守质量。
在Parker越过时间线后就盯住他,不让他启动突击篮下,然后当他带球后退时放松防守。意图为诱使他在外线投篮。
让LBJ无球跑动,成为传球链的最后一环。
让Ilgauskas 进入高位,为Gibson和James打开中间地带,另外不让Duncan进入篮下。
更多使用Gooden 和Gibson。
外围篮的改进(这是他们回到克里夫兰之后最有可能做到的)。
建议Varejao不要再短距离空切 — 他骗进攻犯规的假摔成功率为5次1中 — 切实防守吧。
卡位,尤其在马刺罚球的时候。
接受挑战,并渴望迎接挑战。

一场胜利并不决定冠军,但为了挽回损失,年轻的骑士队必须充分使用替补力量,打的更聪明,好好总结经验教训。LeBron James则需要找到线索,放飞自我。

骑士队还是很嫩啊
尤其是这是总决赛啊
我个人认为马刺将来的5——6内依然是总冠军的有力竞争者
而骑士还需要3——4年的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