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部最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著作 翻译整理:灰色轨迹
地址:http://www.ctba.com.cn/mag/menu.aspx
- 甜蜜的科学—The sweet science(1956年)
作者:A. J. Liebling(美国)
著名拳击运动作家Liebling的成名之作,介于报告文学和散文之间的体裁,以拳台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幅拳击者的众生相:其中既有像Rocky Marciano 和 Sugar Ray Robinson这样的金腰带获得者,也有那些饱受争议的站在方块圆圈(指拳台)之外的边缘人物。作为纽约人最喜欢的体育著作之一,该书的热销经久不衰;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从作者的笔触中寻找到那些流行、经典、深刻而感人的的元素,同时它也解释了拳击运动的矛盾性与其魅力所在:“这本书就象一首怀旧的说唱歌曲、也像一本爱的回忆录,到处俘获着读者的心……”
- 夏日男孩—The boys of summer(1971)
作者:Roger. Kahn (美国)
夏日男孩是一本描写棒球的作品,但是它绝对不仅仅是在写棒球这项运动而已。本书的主角是50年代著名的棒球队布鲁克林道奇,在作者Kahn的笔下,我们看到了矛盾和变故,看到了对胜利的颂扬和渲染,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变迁,看到了一种无比沉重的思念和怀旧,直到最后,看到了一出悲剧——随着球队1958年搬到位于西海岸的洛杉机,布鲁克林的灵魂也随之被抽去了……道奇队有一句座右铭:“永远等待下一年”,无论成功失败,他们总是昂首迎接新的挑战,从不畏惧,但是厄运总是在每年的秋季(赛季)悄然来临:一场意外的车祸使接球手Roy Campanella,伟大的黑人棒球先驱Jackie. Robinson不得不面对丧子之痛,最好的三垒手Bill. Cox遭遇禁赛……体育有时真的不仅仅只是运动,它更是一种生活真实的反映——对于这点,恐怕再没有比这本书写的更透彻的了。
- 四坏球¬—Ball four (1970)
作者:Jim. Bouton(美国)
球员时代的Jim. Bouton是一名直线型的投球手,虽然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旋转球已经大行其道并且有了替代直线球的趋势,但是Bouton仍然以他势大力沉的直线投球而著称,退役成为一名作家兼政治家后,他的这种“直来直去”的风格完全没有改变。在其著名的《四坏球》一书中,Bouton毫不留情地揭露了棒球大联盟中的种种黑暗,包括球员的酗酒、色情臭闻、比赛中服用禁药,以及联盟理事长的腐败等。由于发表针对前队友不当行为的尖锐言论,Bouton被驱逐出“扬基帮”,成为球员中叛逆的典型代表——虽然如此,在《四坏球》一书中,他还是表露出自己对于棒球这项运动的深厚感情:“当你手握棒球度过了你生命中最黄金的一段岁月后,你突然发现它已经深深植入了你的灵魂并将与你相伴一生……”
- 周末午夜的光明(又译:胜利之光)—Friday Night Lights(1990)
作者:H.G. Bissinger (美国)
德克萨斯一个叫奥德萨的小镇上,一群学生组成的橄榄球队,随着政府预算的不断削减,面临解散的球队不得不为生存而战,跌倒了再度爬起,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告诉人们他们存在的价值……
- 你知道我的,AL —You know me Al(1914)
作者:Ring Lardner (美国)
作品虚构了一个叫Jack Keefe的棒球投手,以Jack写信给好朋友AL的形式,通过第一人称自述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棒球运动员的生活。Ring Lardner是本世纪初美国著名的讽刺作家,与马克.吐温(Mark Twain)以及威尔.罗杰斯(Will Rogers)齐名,他的文笔辛辣幽默,发人深省。
- 悬崖边上的赛季—A season on the brink(1986)
作者:John. Feinstein(美国)
作者Feinstein1986年跟随印地安那大学篮球队一个赛季,亲身体验了那个被称为“悬崖边的赛季”中印大篮球的点点滴滴和火暴教头Bobby Knight的执教风格,这部记实性极强的作品真实还原了大学篮球铁血的印迹。
- 匹夫之勇—Semi-Tough(1972)
作者:Dan. Jenkins(美国)
作者以轻松诙谐,同时夹带很多美国俚语(脏话)的文字描述了两个橄榄球好手和老板女儿之间的三角恋,真实还原球场激烈争夺场面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美国年轻人的婚姻、家庭生活等。
- 纸狮子—Paper Lion (1965)
作者:George Plimpton(美国)
作者亲临底特律橄榄球训练营,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训练营中橄榄球运动员们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为了争取有限的主力名额而浴血拼搏的情景,其中有无数热血沸腾、震撼人心的场景。
- 比赛日—The Game(1983)
作者:Ken Dryden (加拿大)
名人堂冰球守门员Ken Dryden总是那么的不同凡响,球员时期他率领蒙特利尔6夺斯坦利杯,是当之无愧的明星;退役后,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最爱的冰球运动,同时在其中融入加拿大民族文化,他用完全艺术的手法诠释了他的“比赛日”。
- 极度狂热—Fever Pitch(1991)
作者:Nick Hornby (英国)
又是一段体育姻缘,球场相遇的男女主人公坠入爱河,但是痴迷于英超球队阿森纳的男主人公却因为对足球和球队的狂热痴迷闹出了许多笑话,历经波折,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广大读者也深刻了解了英国球迷的痴心和忠诚。
- 大河之恋—A River Runs Through It (1976)
作者:Norman Maclean (美国)
一次大战前,美国蒙大拿州特律河边的小镇,住着长老派牧师雷夫伦特.麦考连一家。麦考连为镇上人布道之余,平时喜爱读书,更喜欢在美丽的特律河里假蝇钓鱼。麦考连家有两个男孩,大儿子诺曼稳重内敛,小儿子保罗坚强、倔强、狂放不羁。他们从父亲那儿学到了钓鱼的技艺,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1917年,一战爆发,诺曼加入美国森林服务部,而保罗做了泳池救生员,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对钓鱼的爱好。诺曼发现,弟弟慢慢不再按照爸爸教的节拍去钓鱼,他发明了自己的节奏,而他无疑是个钓鱼天才。
1919年秋,诺曼前往离家几千英里的达蒙斯学院上学,一去就是六年。在学院,他发现自己其实非常擅长讲授英国文学,萌发了当教授的念头。保罗在家乡读了大学,毕业后在当地报社工作。
1926年,诺曼回到了家乡。再和弟弟一起去钓鱼,他发现自己永远都赶不上弟弟了。在一个舞会上,诺曼结识了美丽的杰茜,两人很快坠入爱河。保罗则迷上了赌博,欠了一屁股债,经常因为欠债与人打架,成了警察局的常客。诺曼接到了芝加哥大学的聘书,请他担任英国文学教授,诺曼勇敢向杰茜求婚。即将离开家,诺曼与父亲和保罗再次来到特律河钓鱼,诺曼让保罗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和他一起去芝加哥,保罗拒绝了,他是一个钓鱼艺术家,他不愿意离开蒙大拿。就在诺曼动身去芝加哥的前一天,保罗被仇家杀害。
诺曼在迟暮之年回到蒙大拿,在特律河边用颤颤巍巍的手抛出了鱼线,大河流淌着生命的意义……
- 奔腾年代—Seabiscuit(2001)
作者:Laura Hillenbrand(美国)
1930年代,美国处于大萧条的阴影中,故事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了。
查尔斯•霍华德以前是个自行车修理工,因为向美国西部引进汽车赚了钱。他买了一匹个头很小的马,名字叫做Seabiscuit,直接翻译过来意思是海洋饼干。霍华德和半盲的前拳击冠军瑞德•波拉德和以前从事表演的汤姆•史密斯组成了一个小组训练他的小个子赛马,波拉德做骑师而史密斯则担任训练师。海洋饼干和它的三人小组开始了一个传奇的旅程,而三个人的人生路也从此改变。
在这之前,三个人都因为各自的原因显得是生活中的失败者,为家人朋友所遗弃,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霍华德靠汽车交易发财,儿子却在交通事故中丧生,妻子要求离婚;波拉德从小爱好骑马,而他的家庭在失去一切以后任由他四处流浪;史密斯本是个牛仔,能驯服任何暴烈的野马,却也到处浪荡,无所归依。他们的马海洋饼干也和主人相仿佛,是赛马中的失败者,不仅个子比寻常赛马小,看上去腿也有问题。但是当三个人开始训练这匹看起来没什么希望的马,人和马的执著劲头都显露出来,他们的坚韧和胜利在那个灰暗的年代给整个国家带了了希望。
- 解放篮球—Loose Balls(1990)
作者:Terry Pluto(美国)
最全面而详尽地介绍当年ABA篮球联盟的作品,在Pluto的笔下,你不仅能了解到诸如Marvin Barnes, J博士等ABA巨星的风采,同时也可以接触到许多ABA阴暗不堪的丑陋面,回到连接蛮荒与现代的篮球世界,尽情咀嚼其中的酸甜五味。
- 战鼓轻敲—Bang the Drum Slowly(1956)
作者:Mark Harris(美国)
Henry Wiggen是一位天才的左撇子投手,而他同寝室的队友Bruce Pearson却是一个十分木讷而愚笨的接球手,同一屋檐下,天才和呆瓜之间从陌生到熟悉,最终产生了亲密无间的友谊,小说从新定义了聪明和愚蠢的概念,故事最终在Bruce Pearson患癌症去世中结束……
- 天堂是个运动场—Heaven is a playground(1976)
作者:Rick Telander(美国)
纽约城,布鲁克林区,黑人孩子们因为篮球原离了暴力和毒品;有篮球就有梦想,有篮球就有传奇,无论怎样,篮球改变了这个地区,改变了很多黑人孩子的一生。
- 比赛的等级—Levels of the Game(1969)
作者:John Mcphee(美国)
1968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半决赛,由Arthur Ashe对阵Clark Graebner,作者把两人的背景、一系列冲突巧妙地融入一场比赛中,写比赛的同时描写社会群体和时代特征,深刻诠释了职业体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 风云突变—The Breaks of the Game(1981)
作者:David Halberstam(美国)
作者随队一年,详细描写两年前的NBA总冠军开拓者队如流星般陨落的情况,其中包括了他本人的很多看法、球员以及教练的访谈等等。
- 夏季比赛—The Summer Game(1972)
作者:Roger Angell(美国)
作者详尽地介绍了美国棒球运动,从每一个投球、每一个击打的哲学出发,展示了棒球这种运动所具有的一切魅力——尤其是那一种美妙的期待感。
- 悠长赛季—The Long Season(1960)
作者:Jim Brosnan(美国)
描写1959赛季年美国棒球大联盟的一系列大事记,其中包括了赛场报道,场边花絮,丑闻与黑幕的揭露等,同《四坏球》一文交相辉映。
- 即时重放—Instant Replay(1968)
作者:Jerry Kramer & Dick Schaap
经典再现当年NFL联盟中坦帕湾包装工队超级碗对阵牛仔队的场景,明星球员Bart Starr的绝妙达阵帮助包装工队险胜牛仔队,夺取了超级碗的胜利。值得一提的是Jerry Kramer 仅仅只是一名有一定写作水平的赛场保养工,却因为这篇著作而一举成名。
- 爱到最高点—Everybody’s All-American(1981)
作者:Frank Deford(美国)
当大学足球明星Gavin Grey娶了当选选美皇后的大学女友,并且顺利进入美式足球联盟时,他的前景一片光明,对他来说人生简直是再完美不过了! 然而Gavin阴晴不定的性情和孩子气的行为,却在接下来的一、二十年里,慢慢消蚀他自己、妻子、和原本看好的足球生涯…
- 富裕城市—Fat City(1969)
作者:Leonard Gardner(美国)
描写一个颓废的职业拳手Billy和另一个年轻同伴如何试图东山再起,又如何失败未能如愿的故事。虽然作品的主人公是个拳击手,但其所表现的并不是精彩的拳击场面,而是重点描写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希望、幻想和失败。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 城市运动—The City Game(1970)
作者:Pete Axthelm(美国)
大都会纽约,篮球是这里人们的最爱,堪称城市运动。但是在这个城市的两条不同的篮球平行线上,不同的篮球故事却在演绎着:一边是勇夺NBA总冠军的尼克斯队,受到无数上层球迷的追捧;另一边洛克篮球公园里,受广大下层球迷爱戴的街球天才,诸如山羊、毁灭者等却像流星一样,一次次划过天际,又悄无声息地陨落……
- 自然而然—The Natural(1952)
作者:Bernard Malamud(美国)
描写一个叫Roy Hobbs的天才棒球投手在早年冲动犯罪并浪费大好时光后痛改前非,经历坎坷并最终大获成功的感人故事。
- 北达拉斯队—North Dallas Forty(1973)
作者:Peter Gent
故事围绕着一支职业橄榄球队——北达拉斯队展开。全队上下, 从队员、教练到相关的工作人员,都认为Nick Nolte是最棒的球员。他不仅技术好,而且聪明伶俐,脑子灵活。可是球队老板却不喜欢他。对他们来说,聪明过人的尼克无疑是一匹“害群之马”。因此,球队总是想找个听话点的人来代替他。可是对于尼克和他的好友Mac Davis而言,橄榄球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必须为之尽力拼搏,尽管这会影响到他们在球队的前途。
故事的最后是球队联盟决赛的四分之一场,北达拉斯队的对手是芝加哥队。在这个紧要关头,虽然尼克仍面临着被开除的危险,而几个对友也在比赛中重伤,但一切都已经变得无关紧要。此刻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全取六分,带领球队获取胜利……
- 自尊仍是重要的—When Pride Still Mattered(1999)
作者:David Maraness(美国)
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Maraness在这篇著作中首次直面橄榄球冠军教练Vince Lombardi,把他不为人知的一面展现给广大读者和体育迷,也揭示了一个伟大传奇背后的复杂故事——该书被SI体育评为“有史以来最好的体育人物传记”。
- 孩子:生活中充满了传奇—Babe: The legend comes to life(1974)
作者:Robert Creamer(美国)
介绍20世纪初期传奇棒球投手Ruth精彩而跌宕起伏的一生,尤其是他在1932年世界系列锦标赛上的致命一投——另一部极其出色的体育人物传记。
- 高尔夫社交—The Golf Omnibus(1973)
作者:P.G. Wodehouse (英国)
作者P.G. Wodehouse号称“高尔夫界的莎士比亚”,在这篇作品中,他通过对英格兰上流社会高尔夫社交的描写,以轻松愉快的笔调辛辣地讽刺了他所处的英格兰上层社会。
- 三个肩负使命的好人——About Three Bricks Shy of a Load(1974)
作者:Roy Blount(美国)
整个73赛季的随队跟踪,拥有Moon Mullins 和Craig Hanneman的钢铁人队是NFL当时最好的球队,但是最终却无缘染指超级碗,被称为“史上最强队”的钢铁人跌宕起伏了整个赛季最终落寞收场。
- 球迷笔记—A Fan’s Notes(1968)
作者:Frederick Exley(美国)
一个饱受生活压力,厄运不断的倒霉蛋,整日浑浑噩噩,对于他来说生命中唯一值得期待的事情就是观看最喜欢的橄榄球赛和欣赏心目中的英雄Frank Gifford,这是一个悲剧故事,但是同时其中也不乏许多励志的场景,Newsday曾经把这部作品评为:所有用英语写的小说中仅次于《了不起的盖次比》的著作。
- Joe DiMaggio:英雄的一生(2000)
作者:Richard Ben Cramer(美国)
详尽叙述纽约扬基安打记录保持者Joe Dimaggio的一生——从出生到病逝,从旧金山到佛罗里达,一位值得棒球界和体育界铭记的伟大运动员。
- 逝去的比赛—The Game They Played(1977)
作者:Stanley Cohen(美国)
五个来自街头的小子,三个犹太人,两个黑人,无与伦比的篮球天赋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并最终赢得了NCAA的冠军。但是,好运并没有一直眷顾他们,过度的放纵使他们一个个身陷臭闻之中,最终毁了自己——对于体育运动中道德范畴的探讨,发人深省。
- 震荡中的Veecks——Veecks as in Wreck(1962)
作者:Bill Veecks & Ed Linn(美国)
20世纪中期著名的棒球经理人Bill Veecks曾经以已之力拯救了克里夫兰印地安人队和芝加哥白袜队,他推陈出新的经营理念,促进娱乐化的球场设计,在招徕优秀球员时的魄力影响并改变了棒球这项运动,这部带有自传体裁的作品详细叙述了Veecks出色而动荡的经理人生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棒球运动发展的情形。
- Ben Hogan的五堂课—Ben Hogan’s Five Lessons(1957)
作者:Ben Hogan & Herbert Warren Wind(美国)
由高尔夫球星Ben Hogan撰写的经典高尔夫教程,这位职业生涯共赢得九座四大赛、总胜场数达六十三场的伟大球星所写的这部作品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但是今天的高尔夫爱好者们依然能从中借鉴许多东西。
- 历劫余生—The Worst Journey in the World(1922)
作者:Apsley Cherry-Garrard(英国)
作者曾于1910年随同英国人斯科特船长前往南极极点探险,过程和结果都无比惨烈,因为同期前往南极的还有另一位来自挪威的探险家阿蒙森。比起盲目的斯科特,阿蒙森“是第一个到达目的地的人,回来时没有折损一兵一将。对他自己和伙伴来说,也并没有带来更大的痛苦和劳累,就好像轻松出一趟公差回来”。切利•加兰在书中总结说,“而我们这一队经历了千辛万苦,不但要忍受一些超过人类极限的艰辛,精神上还遭遇极大的折磨。当我们到达极地时,发现这个悲惨的旅程居然是多余的,不必要的,我们最优秀的人才也死在冰上……”
这是探险史上的一大悲剧,虽无辉煌的结局,却更令人难以忘怀。《图书》杂志延请的是一位作家评委高度评价此书,认为它同时也是一本伟大的精神上的冒险之旅,并因而成为不朽之作。
- 远离边界—Beyond a Boundary(1963)
作者:C.L.R. James(英国)
《远离边界》的主题是板球,描写西印度群岛和英国板球运动的发展,但是其中又包含了诸如作者个人自传、社会历史等诸多内容,其中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对于殖民地统治下印度各阶层的文化生活和阶级冲突的深刻描写,使得它不仅仅只是一篇体育著作。
- 错误的春天—A False Spring(1975)
作者:Pat Jordan(美国)
Pat Jordan于1959年开始自己的职业投球手生涯,以50000美金的薪水加入密尔沃基勇敢者队,但是仅仅4年之后,他就在次级联赛的小联盟里结束了自己的棒球生涯。作者以自述的方式把自己当年一段凄凉的经历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也是一个从天才走向堕落的典型……
- 奔跑着的人生——Life on the Run(1976)
作者:Bill Bradley(美国)
自传,Bill Bradley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主修美国史。1964年出任美国奥运篮球队队长。随后3年中,他获得罗兹奖学金在英国大学学习。此后又在纽约尼克斯篮球队打了10年球。布拉德利是大名鼎鼎的前职业篮球明星。他从职业篮球队退役后的近20年中,一直任新泽西州 (New Jersey)参议员。他是少有的集学者与运动员品质于一身的人,以自律和精心准备来追求自己的目标。
- 史密斯视角—The Red Smith Reader(1982)
作者:Red Smith(美国)
通过对多位棒球大联盟球员和教练进行采访、集合第一手资料,全方位地披露大联盟的各类逸事,十分具有时效性的新闻稿集。
- 稍纵即逝:运动散文—An outside chance: Essays on Sports
作者:Thomas McGuane(美国)
集合了诸如打猎、捕鱼等充满冒险性运动的故事集,作者Thomas McGuane是美国著名编剧,有诸如“大峡谷”,“渔港恩仇”等同题材的作品,这些相对边缘而充满冒险的运动往往吸引着许多运动爱好者和探险者的目光。
- 难忘的赛季—The Unforgettable Season(1981)
作者:Gorden. H. Fleming(美国)
重现1908年棒球经典赛季Cubs, Giants, Pirates三队三足鼎立的盛况,整整一个赛季就是一部三国演义式的争雄,联盟其他球队都成了任其宰割的鱼腩……
- 神父—The Celebrant(1983)
作者:Eric Rolfe Greenberg(美国)
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小说,作者以混合了写实与虚拟的笔法创造了出身犹太家庭的Christy Mathewson,经过不断的努力最终成为纽约巨人王牌投手并获得冠军。
- 红色旋风—Big Red of Meadow Stable(1975)
作者:William Nack(美国)
介绍一匹名叫“深红”的赛马成长和比赛的过程,NacK有关赛马的作品非常值得一读,因为除了对比赛本身的熟悉外,有关不同赛马的血统和历史资料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 Bill James的棒球史—The Bill James Historical Baseball Abstract(1985)
作者:Bill James(美国)
Bill James是美国著名的棒球自身作家,专栏作家,他对于棒球的理解十分精深,同时他自己开发和研究了许多有关棒球的技术统计,这部作品中就包含了许多经典与创新的棒球技术统计和棒球基础知识,是十分有趣并且有用的一部书。
- 达阵区End Zone(1972)
作者:Don Delillo(美国)
小说的背景是美苏冷战时代,把橄榄球赛隐喻成战争,通过不同的年轻人对这种强烈冲撞的肢体运动的不同喜恶来折射出当代美国年轻人反战厌战的态度,以体育写政治,十分深刻。
- 错误:Connie Hawkins的故事—Foul! The Connie Hawkins Story(1972)
作者:David Wolf(美国)
“大鹏 The Hawk” 康尼-霍金斯(Connie Hawkins)
1992年,霍金斯被选入篮球名人堂。有许多人把这看作是霍金斯坎坷篮球生涯的一个慰籍。他出身布鲁克林区,11岁就能扣篮,高中时成为纽约街头风云人物,几次率领纽约联队对抗张伯伦率领的费城队。然而就读爱荷华大学期间,霍金斯冤枉的卷入一场球员受贿案,因此被NCAA和NBA拒之门外。之后,他在几个小联盟,甚至哈林巡演团打工,1967年加入ABA,其间一直在和NBA打官司。1969年,NBA的大门终于开放,而这时霍金斯已经27岁,打球的年头所剩无多 … 霍金斯的经历虽然曲折,但他的结局比起“山羊”,“毁灭者”等街头同道总算好了许多。他的故事,至今仍是许多黑人年轻球员的激励 – 只要不懈努力,就能战胜歧视和厄运。
- 不穿鞋的Joe—Shoeless Joe(1982)
作者:W.P.Kinsella(美国)
20世纪早期职棒大联盟最好的外场手之一,效力于芝加哥白袜队,但因1919年的黑袜丑闻被终身禁赛……
- 无影无踪(进入空气稀薄地带)—Into Thin Air(1997)
作者:John Krakauer(美国)
作者是著名登山家,他曾经参与了一次由众多登山好手共同组织的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珠峰)的登山活动,途中历经艰难险阻,总共有12名登山者因此丧生——该作品真实向我们展现了登山这项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其残酷性与魅力所在。
- 八人出局—Eight Men Out(1963)
作者:Eliot Asinof(美国)
回顾并详细披露了1919年美国职棒大联盟臭名昭著的“黑袜事件”的许多细节,该事件最终导致涉嫌参与的8名球星全部终生禁赛,是联盟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
- 棒球大事件—Baseball’s Great Experiment(1983)
作者:Jules Tygiel(美国)
作者运用充分翔实的史料和写实记录的手法详细历数了美国职业棒球历史上的诸多重要尝试和大事件,包括第一名黑人球员进入联盟,两大棒球联盟的合并等……
- 笑在群山中—Laughing in the Hills(1980)
作者:Bill Barich(美国)
年届四十的主人公遭遇丧母之痛和失败的婚姻,百无聊赖之余他和一群赌徒一起迷上了赌马,原本想就此浑浑噩噩了却残生,但是马场上的激烈拼争却激发了他重新做人的斗志……
- 签约肌肉—Dollar Sign on the Muscle(1984)
作者:Kevin Kerrane(美国)
一部为棒球运动员低廉收入呐喊的作品,作者在费城跟随一支棒球队多年,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那些付出却得不到应有回报的年轻球员们呐喊,呼吁给予他们最起码的尊重和补偿。
- Bronx 动物园——The Bronx Zoo(1979)
作者:Sparky Lyle & Peter Golenbock(美国)
Sparky Lyle是1978年棒球联盟冠军纽约扬基队的一员,他把自己所在的球队比做纽约市北部著名的Bronx动物园,详细披露了扬基队在拥有一大批天才球员的情况下,如何经历内讧不断的78赛季,最终获得冠军的经过。
- 职业运动员—The Professional(1958)
作者:W.C.Heinz(美国)
拳击运动作家,该作品生动描写了一个中量级选手的拳坛经历和真实情感,非常感人的一部作品。
- 棒球百科全书—The Baseball Encyclopedia(1969)
作者:Macmillan(美国)
棒球权威著作,详尽的历史记录和各类技术统计,基础知识介绍以及各时代明星球员的比较和介绍。
- 野蛮生意—A Savage Business(1998)
作者:Richard Hoffer(美国)
从著名拳王泰森的强奸案出狱复出拳坛入手,控诉职业拳击这项这项暴力而野蛮的运动,同时无情地讽刺拳手们低下的人品和素质导致了职业拳击运动彻底成为了一项“野蛮人的运动”。
- 那时的荣耀—The Glory of Their Times(1966)
作者:Lawrence Ritter(美国)
一部介绍早期棒球运动发展的作品。
- 完全棒球手册—The Complete Armchair Book of Baseball(1999)
作者:John Thorn(美国)
修订后重编的介绍棒球运动基本发展情况和规则技术、战术形成的作品。
- 同恶棍在一起—Among the Thugs(1991)
作者:Bill Buford(美国)
作者在英格兰的利物浦与一群足球流氓朝夕相处,体会着他们对于足球运动的挚爱以及被扭曲的狂躁心灵——一部让人十分压抑的作品。
- 世纪领主—Lords of the Realm(1994)
作者:John Helyar(美国)
作者别出心裁地以那些曾经经营过棒球队的商人或管理者为本书的主角,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待棒球运动的发展,同时去了解球队运坐和经营的体系。
- 世界棒球联盟—The Universal Baseball Association,INC(1968)
作者:Robert Coover(美国)
J. Henry Waugh,小说的主人公,一个棒球教练,发明了一种在棋盘上玩的棒球游戏,随着沉迷于这个自己创造的桌上游戏,他逐渐迷失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直到他的一个队员因为他的执教失误猝死于球场……
- 宽限日期—Days of Grace(1993)
作者:Arthur Ashe with Arnold Rampersad(美国)
美国著名黑人网球运动员Arthur Ashe的自转,从出生到成长到进入职业网坛,一直写到他詈患爱滋病去世之前。
- 远离联赛—Out of their League(1970)
作者:Dave Meggyesy(美国)
作者回忆并描写了自己作为一名橄榄球运动员时目睹并且亲身经历的疯狂使用药物的历史,这是同类题材中第一部正面描写美式足球黑暗、野蛮一面的作品。
- 高尔夫之梦:笔触高尔夫—Golf Dreams: Writings on Golf(1996)
作者:John Updike(美国)
整理结合了30篇有关高尔夫的各类片段,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描写了自己从球童生涯开始对于高尔夫这项运动的热爱和理解。
- 希望对这些姑娘如此重要—In These Girls, Hope Is a Muscle(1995)
作者:Madeleine Blais(美国)
1992-93赛季,Amherst高中女子篮球队从成立到获得州冠军,作品详细表达了体育运动和胜利对于年轻女孩成长的重要意义。
- 他们称呼我为教练—They Call Me Coach(1972)
作者:John Wooden with Jack Tobin(美国)
介绍著名篮球教练和篮球名宿John Wooden的传记作品,描写其一生追求完美篮球并最终成为一代宗师,开创了众多篮球流派的动人故事。
- Cosell (1973)
作者:Howard Cosell(美国)
作为长期与拳王阿里合作的王牌评论员,Howard Cosell在这篇自传中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自己,对于别人对他的误解和污蔑给予回击,同时作品中还穿插着许多他所经历过的拳坛逸事。
- 航路以下—Down the Fairway(1927)
作者:Bobby Jones & O .B. Keeler(美国)
24岁就开始写自传,难免会让人以为有些狂妄自大,但Bobby Jones却带着谦逊的心情去写了。促使他和亚特兰大体育作家O.B.Keeler合写这部感人自传的原因是他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由于莽撞而最终与冠军擦肩而过只获得亚军,从中得来的智慧。“我从未从赢了的比赛中获得任何知识。”Jones展示了他谦逊的智慧和传递高尔夫带来的紧张愉快。
- 大比赛,小世界—Big Game, Small World(2002)
作者:Alexander Wolff(美国)
作者通过在17个不同国家的旅行,了解各国文化的同时印证着自己“篮球无国界”的理论,本文所表现出作者对于篮球无比的热爱令人感动,同时各国文化的冲突以及在体育大背景下的和谐又使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 最后一击—The Last Short(1994)
作者:Darcy Frey(美国)
跟随为少年时代的Stephon Marbury的足迹,作者来到林肯高中篮球队,随着孩子们一起为篮球而疯狂,对胜利的极度渴望使得他们最终战胜了强大的对手并走出自己的希望之路。
- 阿诺德:健美者的教育。—The Education of a Bodybuilder(1977)
作者:Arnold Schwarzenegger & Douglas Kent Hall(美国)
15岁时,阿诺德.施瓦辛格发现了健美这项运动,在奥地利的家中他告诉父亲:“我要成为世界上最健美的男人并去美国拍电影。”——最后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阿诺德的故事也成为另一个“美国梦”而激励着后来人。
- 脱靶的高尔夫—Out of the Bunker and Into the Trees(1960)
作者:Rex Lardner(美国)
著名编剧Ring Lardner的侄子,出色的网球选手和两届摔交冠军,多才多艺的运动员,但是他最大的贡献却在于宣传高尔夫球文化以及发表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本书是其力作之一。
- 战斗—The Fight(1975)
作者:Norman Mailer(美国)
描写1974年拳王阿里和福尔曼那场著名的“丛林大战”的作品,激动人心的情节,夸张而富感染力,对两人,尤其是阿里的内心情绪变化可谓入木三分。
- 只有球是白的—Only the Ball Was White(1970)
作者:Robert Peterson(美国)
长期以来,棒球联盟向来有种族歧视,黑人球员一直只能呆在自己的小联盟里打球,虽然早在1947年以黑人球星Jackie. Robinson为代表的黑人球员就开始进入大联盟,但是仍然有众多的黑人棒球明星被湮没了,随着小联盟不断式微,作者发出强烈呼吁,要求喜爱棒球的球迷们在接受黑人球星的同时也不要忘记那些已经退役的为棒球运动作出过杰出贡献的黑人球员们。
- Harvey Penick的红皮书—Harvey Penick’s little Red Book(1992)
作者:Harvey Penick with Bud Shrake(美国)
著名高尔夫教练Harvey Penick花费了整整六十年用他的红皮小册子去记录高尔夫球场上的点点滴滴,包括技术统计、动作技巧、各类逸事等,原本他并不想把这份带着六十年高尔夫印记的东西公开,直到他87岁高龄之际,他才愿意整理并出版这部巨作——所有高尔夫球迷都应该感谢他的努力。
- Gorgeous George传——Whatever Happened to Gorgeous George?(1974)
作者:Joe Jares(美国)
Gorgeous George,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美国最富盛名的摔交运动员。除去精湛的技艺和出色的战绩外,Gorgeous George真正做到了把娱乐因素带进了体育运动,他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职业运动员+体育商业表演推广者,在当时,他的风头之劲、甚至超过美国总统,以一人之力改变了整个运动。
- 安娜普那峰—Annapurna(1951)
作者:Maurice Herzog (法国)
在珠穆朗玛峰被征服之前,安娜普那峰是当时能征服的世界最高峰,法国登山家Herzog成功登上了安峰,但是却冻伤了自己所有的手指,从此与最爱的登山运动告别,这部作品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登山作品。”
- 伟大的美国故事—The Great American Novel(1973)
作者:Philip Roth(美国)
1943年的爱国者棒球队在赛季最终仅仅获得了34胜120负的成绩,但是这是一支由一名一条腿的接球手,一个独臂外野手,一个14岁的二垒手以及一个侏儒替补投手所组成的队伍,了解了这些,恐怕人们不会再对他们的战绩表示任何惊讶了……
- 光与影中的足球—Soccer in Sun and Shadow(1998)
作者:Eduardo Galeano(乌拉圭)
作者是拉美著名的左翼文人和评论家,同时也是一个铁杆球迷,他以轻松诙谐的笔调展现给大家风行拉美的足球运动,同时夹杂了南美洲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以及自己的世界观,一部既好看、又生动、且意义深远的作品,有助于大家在足球之外也加深对南美洲各国文化的了解。
- 美国高尔夫的故事—The Story of American Golf(1948)
作者:Herbert Warren Wind (美国)
美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史,从1888年高尔夫球出现在美洲大陆开始,详细介绍了高尔夫运动在美国的发展、兴起以及经历二战达到风靡的过程,各个重大赛事的冠军归属以及规则和赛事锦标的变更。
- 内沿—Inside Edge(1996)
作者:Christine Brennan(美国)
详细介绍花样滑冰运动的一部作品,技术动作、评分标准等,同时也披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花样运动内幕……
- 告别运动—Farewell to Sports(1938)
作者:Paul Gallico(美国)
这部作品是Paul Gallico告别纽约《每日新闻》体育栏目时的作品,十三年的奋笔不辍,他的生命中融入了太多的体育元素,先后结识了棒球明星Ruth,高尔夫元老Bobby Jones等体育界名人,他把这一切点滴都记录在该书中,作为后世的经典备忘录。
- 穆罕莫德. 阿里:他的生命与时代—Muhammad Ali: His Life and Times(1991)
作者:Thomas Hauser(美国)
一部构思巧妙的“他传体”,作者通过采访围绕在拳王阿里身边的众多人物:包括他的家人、朋友、经纪人、对手、崇拜者和讨厌他得人,用这些人的言论(超过150人)来构架起这篇拳王阿里的传记,从他们的口中了解阿里的生活和他的时代。
- 这里没有一个人能比赛吗?—Can’t Anybody Here Play This Game?(1963)
作者:Jimmy Breslin(美国)
1962年成立的纽约大都会队是道奇队远走天使城以后许多纽约球迷新的最爱,很多以前道奇的球迷都希望他们能与扬基队分庭抗礼,成立的第一年他们仅仅取得了40胜120败的成绩,但是年轻在激扬,希望在燃烧,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成立这初球队的经历,联想起后来的腾飞,让人百感交集。
- 跑步完全手册—The Complete Book of Running(1977)
作者:James Fixx(美国)
当作者Fixx开始进行跑步训练时,他的体重达到214磅同时每天要抽两包烟,在坚持跑步训练11周后,奇迹出现了,他的体重减掉了60磅并成功戒了烟,重新成为了一个文思如泉涌的作家。
86.击球的科学—The Science of Hitting(1970)
作者:Ted Williams And John Underwood(美国)
作为前红袜队的明星击球手,Williams有多次全垒打的经历,在这部作品中,Williams会用诙谐调侃的语气帮读者讲述趣味横生的棒球职业生涯同时解读全垒打的奥秘。
- 仅有的一场比赛—Only A Game(1967)
作者:Robert Daley(美国)
回到往昔岁月,作者跟踪报道当时的纽约巨人队整整六个赛季(后来的旧金山巨人),球队的风风雨雨尽在其中,很多东西可能显得有些灰暗,但是却都是极具权威性和参考性的资料。
- 体育的乐趣—The Joy of Sports(1976)
作者:Michael Novak(美国)
美国著名神学家Michael Novak,他本人同时也是一个体育迷,在这部有趣的作品中,他把自己喜爱的棒球、橄榄球和篮球三项运动与宗教结合起来,让位他们好比现实生活中的工作、政治和历史,但同时又高于这些东西——新奇的理论,耐人寻味。
- 指环王之体育篇—The Lords of the Rings(1992)
作者:Vyv Simson & Andrew Jennings(美国)
控诉金融腐败腐蚀奥运会的一部作品,抨击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为首的奥运官员们,同时对奥运举办地的选拔机制和标准提出质疑,讽刺“金钱体育”和“体育政治”的种种黑暗。
- 大道摇摆—Road Swing(1998)
作者:Steve Rushin(美国)
作者开车行驶了23658英里环游整个美国大陆,这篇旅行见闻包括了各地的体育见闻,从网球明星阿加西的小辫子到服用禁药的业余运动员,作者以亲身经历和见闻充实了这篇体育游记,并让读者对美国体育文化有所了解。
- 高尔夫王国—Golf In the Kingdom(1972)
作者:Michael Murphy(美国)
介绍高尔夫运动的起源和神秘性,运用了很多哲学观点了解读这项古老的运动,其中还介绍了很多传说中的高尔夫大师(兼哲学家)。
- 不正当比赛—Game Misconduct(1995)
作者:Russ Conway(加拿大)
小地方的体育记者Conway撰文披露了Alan Eagleson,加拿大曲棍球协会负责人欺诈球员财产的行为,最终Eagleson被判入狱6个月并且被剥夺名人堂席位——小角色战胜了大人物的故事。
- 记者席没有欢呼—No Cheering in the Press Box(1973)
作者:Jerome Holtzman(美国)
一本为广大体育文字工作者和体育新闻记者所写的作品,他们是“没有喝彩”的人群,正因为有这样一群思想独立,不阿谀奉承的文字工作者的存在,体育文字才有了意义。
- 啤酒和马戏团—Beer And Circus(2000)
作者:Murray Sperber(美国)
大学篮球甚至大学体育的坚决反对者,由于不屑诸如Bobby Knight等NCAA名教,在作者看来,大学体育现在早已脱离了以健身为目的而培养优秀学生的道路,彻底沦为商业运作的附属品,而大学运动员更多时候根本就是作为学校教育中的次品形象出现(够尖锐,呵呵)。
- 无冕霸王—The Harder They Fall(1947)
作者:Budd Schulberg(美国)
介绍传奇拳王普里莫•卡尔内拉的作品,卡尔内拉的职业生涯始终是世界拳击史上的一个迷,1933年6月29日,普里莫•卡尔内拉战胜杰克•沙基,成为另一位非美国籍的世界重量级拳王。他在两次卫冕成功后,于1934年6月 14日输给马克斯•贝尔,王冠易主。
卡尔内拉是被一位法国的经纪人从一个马戏团发现后,才走上拳击之路的,他巨大的身材曾被人们称为“移动的阿尔卑斯山”。就像他的外貌一样,他动作非常迟钝,然而,他的拳头一旦击中目标即力大无比,几乎可以摧毁一切。由于他受到黑社会的操纵和摆布,加上这样的背景,因此他很多次胜利都可以说是不战而胜,对手因受到恐吓而佯装倒地。
1933年,卡尔内拉在美国将白人拳手阿尼•沙夫打死在拳台上,这实际上是黑社会设下的一个阴谋。同年,他以一组右直拳将沙基击倒,成为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世界重量级冠军。他在第3次卫冕战中,不敌美国人马克斯•贝尔暴风雨般的重拳,连续数次被击倒,最终将王位让与对手。
卡尔内拉的经历非常凄惨。迫于黑社会的威胁,他不停地参赛,以至被打得半身瘫痪。为了生计他还参加了摔跤比赛。由于人们对其背景不太了解,他被视为拳坛上一位有争议的人物。
- 混乱和尖叫—The Tumult and the Shouting(1954)
作者:Grantland Rice(美国)
体育新闻记者Grantland Rice的自传,终其一生都在和体育、和运动员打交道。涉及的体育领域包括高尔夫、橄榄球、棒球等,是为数不多的全能体育人之一,他的自专内容丰富,饶有趣味,非常值得一读。
- 体育世界—Sportsworld(1975)
作者:Robert Lipsyte(美国)
又是一部充满了斗争意味和批判性的作品,作者Robert Lipsyte在本书中大力抨击那些懒惰无知的体育记者,球队经理人,体育电视台,指出他们串通一气,一起愚弄广大读者和体育迷,非常尖锐的文字和观点。
- Bingo Long的旅程—The Bingo Long Traveling All-Stars and Motor Kings(1973)
作者:William Brashler(美国)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并反对歧视,明星接球手Bingo Long放弃了路易斯威尔队的合同,走上了自己组建球队的道路,该文作者在采访中曾经收到过无数黑人球员的热情帮助,于是他写了这样一篇多黑人球员包含赞美和同情的小说,主人公克服万难,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组建球队——这是一部典型的励志型作品。
- 血堡奇迹—The Miracle of Castel di Sangro(1999)
作者:Joe McGinniss(美国)
《血堡奇迹》是一本纪实文学著作,写的是意大利只有5000人口的偏远小镇血堡的球队(现在丙二)生入乙级并保级成功的奇迹,1994年美国世界杯期间,Joe McGinniss突然迷上足球,特别是巴乔,美国世界杯后专门来到意大利看球。1996年,他在意大利《体育战报》上读到血堡的神奇故事后,放弃一家出版社预付100万美元的约稿差事,只身来到偏僻的血堡,前后蹲点一年,目睹了奇迹的继续,也目睹了奇迹背后种种惊心动魄的故事,如车祸、毒品和假球。
- 漂亮盒子里的小女孩—Little Girls in Pretty Boxes(1995)
作者:Joan Ryan(美国)
揭露了类似体操和花样滑冰训练中对女运动员所进行的令人极度痛苦的身体训练:其结果是灾难性的:它造成了女运动员身患厌食症,骨质疏松和月经不调等可怕疾病同时阻止并影响其身体发育——冠军光环下不为人知的可怕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