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我只在梦中去到过的地方,德克萨斯州南部的一个不算很大的城市,以那个古老的战争故事而著称的天气炎热民风淳朴的城市。
…梦中的我赤足走在圣安东尼奥河畔那条著名的滨河路上,极目望去,依稀仍可看到当初那个30万人的庆祝大游行的壮观场面。小船儿顺流而下,船舷边,高举冠军奖杯的马刺将士们白衣飘飘,笑容灿烂。
…我轻触着西南贝尔中心球馆光滑的墙壁,耳边再一次回响起场内排山倒海般的助威声浪“Go Spurs Go!”。当所有的灯光全部熄灭,环绕的大屏幕上,熊熊燃烧的烈焰中冉冉升起缀着一颗闪亮的小星星的马刺队标——一如团结奋进的“马刺精神”…
喜欢马刺,至今已有7年。
7年里多少的流光幻影从我的心中掠过,永不能忘怀的是最初曾经历过的那份震撼。“石佛”邓肯,在他踏进NBA的那一瞬,马刺选择了他,从此我的生命线也与圣安东尼奥不再平行。
憨厚朴实的“海军上将”罗宾逊一直是马刺队的核心。当邓肯这名出色的新秀到来,主教练波波维奇和罗宾逊一下就从这名才21岁的年轻人虽仍显稚嫩却无所畏惧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份不可阻挡的求胜欲。阿拉莫之城从此迎来了崭新的一页,这就是马刺三巨头——波波教练,罗宾逊和邓肯——引领下战绩辉煌的圣安东尼奥“双塔”时代。
(一)“铁血”波波
波波维奇是我十分景仰的一位“铁血教头”。空军学院出身的他指挥下的马刺宛如“西点军校”,完善的体制和严格的训练多年来造就了一批批的出色人才。很多人看马刺比赛总以为波波怒目圆睁凶得很,但其实马刺队的球迷们都十分拥戴他。在我心目中,波波有着非常慈爱的一面,他可谓是“大棒加橄榄枝”的治军典范,全身上下充满了顽强坚毅,时刻不肯放松的大将风度。
赛场边,他不苟言笑,总是追着球员大声地提醒又提醒,叮嘱又叮嘱;训练中,他兢兢业业,每一个细节都千锤百炼。每一次不应该的输球之后,他必勒令全队闭门思过,从态度到技术一一反省,这场比赛为什么输了?而他自己,则抓紧了所有可能的业余时间,反复回放比赛录像,从中分析总结,从而为下一次再遇到同样的对手时,如何对症下药地改变上一场中的不利局面,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相反,如果比赛输了而其实球员在场上表现不错,波波则会非常宽容地开导大家——一场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不要太往心里去。他不注重究竟比赛是不是因为运气不好的因素输了,那些从来都不会成为他抱怨的焦点。波波只要求从比赛中看到对赛前准备工作的良好反映,对战术的彻底贯彻,48分钟之内全队在防守方面自始至终的努力,只要这些都有了,他坚信他领军的马刺就有能力征服任何强敌。
自从成为马刺球迷,不管多坎坷的情境下我都始终相信一点——波波维奇的队伍绝不会重复犯相同的错误。他是个真正的工作狂。所有的不足,他都要求自己,也要求全队,用十倍于对手的勤奋与努力来弥补。从其他队来到马刺的球员都会很快发现,波波设计的战术套路十分丰富。他就象一个出色的牌手,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如何将手中现有的一副牌打出最令人满意的结果。
而同时,他又是绝对低调的,默默地带领着马刺南征北战,从不张扬和炫耀些什么,而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尊重每一个对手。他也很爱护新来的或者年轻的球员,每一点微小的进步他都看在眼里,总会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对波波的严和爱,马刺队的组织后卫小帕克最深有体会。自01年夏天来到马刺,这三年里他没少受波波的呵斥,用小帕克的话说“波波每天把我的耳朵都快喊聋了”。但是除非在极其重要的比赛中,否则不管小帕克发挥多不稳定,波波从没叫他当过替补,也没把他晾在板凳上过久。因为波波的看法是,对成长中的球员要爱护多于责备,如果一名首发队员因为一时的表现不好,就被粗暴地换下且全场都被弃用的话,很可能就会从此挫伤了他的自尊与自信心。所以波波宁可损失一点比赛成绩(只要不是过于致命的),也要给予手下的球员们一份充分的被信任感。小帕克技术出色,心理素质则不是特别强,在场上关键时刻心里发怯的时候,总忍不住一边带球一边朝场外的波波要眼色。波波这种时候故意就是不看他,哪怕输球也要让他明白——没有这份重压之下临危决断的勇气,你就当不了全队的进攻组织者。如果小帕克因为紧张罚球不进,波波则会悉心鼓励他。很多时候看马刺比赛的过程中我会很感动,波波常把小帕克或是吉诺拉到身边来谆谆教诲一番,然后带着一种充满希冀的眼神,把他们两个“推”回到场上。
波波喜欢沉静和踏实,他调教下的马刺原本一向以稳著称。而当02-03赛季小帕克,杰克逊和吉诺领衔马刺后场时,全队的单场失误次数始终高居不下,而且这三名球员都是火起来挡不住,冷下去一他糊涂的类型,这些着实令他伤透了脑筋。对于这几个令他又不放心又总是给他带来惊喜的后卫,波波不知道说什么好,去年总决赛的过程中他曾有一次开玩笑地说“年轻人参加总决赛是个难得的经历,唯一的坏处就是他们几个每多打一场,我将来就少活两个月。”的确,去年马刺队的季后赛一波三折惊心动魄,虽然最终的结局是圆满的,但过程却无疑令所有的马刺球迷在那个炎热的夏天里着实被在波峰浪谷间抛上掷下受尽了折磨。
波波很少对“双塔”发火。97年选秀之后,他立刻就赶到邓肯家中长谈,并把这名新秀提前带回马刺队中试训。聪明的邓肯很快就在罗宾逊的帮助下挑起了大梁,此后的很多年里波波再没有对他管束得过紧,大部分的情况下他都是点到为止,邓肯就能很自觉地去完成了。他有把握这两位巨星的责任感都很强。
每年的全明星赛前,波波都要让全队一直集训到去参加全明星周末的队员们不得不出发的时候才放假,今年他却意外地没有加训。奇怪么?波波自己也解释不清楚其中的缘由,他自诩现在已经变成“心软的波波”:“当我看到邓肯还有其他的队员们在赢下这最后一场比赛之后那么开心,就好象站在世界之巅,我就被他们想要放假的这个请求所软化了。我想他们有资格向我要求放假几天,因为最近我们确实打得非常辛苦,战绩也非常不错。”的确,在这些陪伴着马刺走过的一年年里,我能清楚地感觉到如今的波波比我刚开始看马刺比赛的时候已经老多了,凭添了几许白发。
马刺每个赛季都著名地“慢热”,邓肯曾经开玩笑说他这点也是跟“海军上将”学的。其实每个熟悉该队的人都明白,这一切都是源自于波波教练的深谋远虑和精心策划。马刺队不富有,每年赛季开始前阵容都变化很大。但是波波的神奇之处就在这里——他能够年复一年地将这支始终处在动荡之中的马刺队,通过半个赛季的实战练习和磨合,在赛季末的时候带进冠军争夺者的行列。在前面的半个赛季里,波波不会过分注重一两场常规赛事的胜负,而是反复轮换演练阵容,尽量让所有的队员们都得到上场充分证明自己的机会,即使在一两场比赛里表现欠佳也绝对不用担心会从此被打入“冷宫”。而当常规赛季渐趋白热化,他再尽遣最强阵容于后半程发力,马刺多次以最后阶段的连胜赶超前面的队伍夺取常规赛排名第一,波波和邓肯也常因此获得联盟的“3月最佳”。
2003年夺冠之后,马刺全队仅6人留队。波波在炎热的夏天里专程赶到斯洛文尼亚力劝内斯塔洛维奇加盟马刺,并招入了霍里,特克各鲁等自由人球员。03-04赛季的马刺在罗宾逊退役后经历了痛苦的转型期,赛季初曾一度状态低迷,11月战绩跌至中西赛区最后一名。但波波坚持不懈地打造这个阵容,终于在新来的球员们渡过了适应期之后,日益磨合成熟的马刺在12月强力反弹取得13连胜,昂首重返中西第一。随后马刺队又经历了不平静的1月,战绩跌宕起伏,六个背靠背的赛事系列本来就艰巨,队中多名国际球员包括邓肯,都因为去年夏天参加了各自国家队的比赛而身心俱疲,全队状态滑入一个“撞墙期”:小帕克连续在比赛中感觉疲劳和不适,波波不得不强迫他去做血液抽检;邓肯赛季初扭伤过脚踝之后又在训练和比赛中反复足部受伤,他在自己官方网站的日记中也流露出“这一阶段太累了,尤其是寒冷的客场比赛,非常想家。我们一定要努力克服目前的困难,争取达到最佳的身体和比赛状态”的疲惫情绪。在这段时间里,波波及时调整阵容,引进了替补组织后卫自由球员沃德给小帕克赢取更多休息时间,并对吉诺和特克各鲁的主力位置进行了调换,以期达到激发球队士气和活力的效果。对于马刺前期与西区强队之间的头对头战绩不理想的问题,波波也是坦然看待。1月下旬主场负于国王之后在全队情绪最低落的时候他是这样鼓励大家的:“我看到你们中有些人垂头丧气,但是在反复看过比赛录像之后我对于这场比赛尤其是我们下半场的防守非常满意!”果然,全明星赛前后的7个连续客场马刺拿下令人瞩目的6胜1负的好成绩,包括分别战胜国王和木狼。和往年一样,马刺又是在2-3月这个最重要的时段,再度吹响了冲击季后赛的号角。
(二)领航的“上将”
在“海军上将”罗宾逊1987年从海军学院数学系毕业的时候,马刺幸运地在第一顺位选到了他。但罗宾逊还需要先服两年的兵役,所以他可以选择当时就与马刺签约,或者两年后重做选择。
因为不能确定自己当时的真实想法,罗宾逊想先到圣安东尼奥转转看看,再做决定。当时的马刺战绩不佳,惨淡经营,已经几乎面临要分崩离析或转移到另一个城市去的极大可能,亟需一个重大的转机。
这是一个至今还能够被圣安东尼奥人忆起的访问情形,盛大的欢迎场面令罗宾逊不由动容了。他再也没有犹豫地决定留在马刺,这一留,就是14个春夏秋冬。
从此一切都改写了。“海军上将”,艾里奥特,约翰逊带领马刺从此走出困境,成为了常年的西区强队之一。在罗宾逊最辉煌的一年,94-95赛季,他获得了NBA常规赛季的“最有价值球员”,但那年的季后赛却负于火箭不幸出局。多年后回忆起那一次时罗宾逊仍能感觉到那份椎心的痛:“我不知道自己赛后是怎么过来的,当时好象完全麻木了,觉得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其实那个时候罗宾逊已经足够努力了,当时他所缺的,只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以他的一己之力,难于将马刺带到总冠军的高度。但上苍毕竟是公平的。96-97赛季,罗宾逊的背伤加重,缺席了马刺队全年的绝大部分比赛,再加上另外一些主力球员的纷纷受伤,马刺这一年的战绩十分糟糕。1997年夏天,马刺第二次幸运之极地拿到了第一选秀权。这一次,他们将全美大学联赛中95-96,96-97连续两年最优秀的球员邓肯收于帐下。
邓肯一来,罗宾逊就知道自己等待已久的契机到了。以“海军上将”当时在队中的地位和在NBA里的名气,他完全可以让邓肯做自己的副手,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人最重要的,就在于敢于为自己定位。邓肯比我更具有领袖气质。”有几支NBA球队里的第一主力能够做到如此大度,一点也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而只是为全队着想?但是“双塔”做到了。罗宾逊的看法是,在一个新秀初来的时候,就象自己当年,是很少能飞快地适应过来的,因为年长的队友们都很少有机会顾及到你。所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力帮助邓肯,不让他感受到自己当年那种不习惯和陌生感。而邓肯则认为,马刺谁当领袖不是问题,罗宾逊得分也好,自己或其他队友也好,只要齐心协力获胜就行,其他事情他都不会去争,去烦恼,去费心的。罗宾逊说,这种双方之间合作伊始就形成的默契,铸就了过去这些年间马刺和谐融洽的团队氛围。
“双塔”共同踏上了从97-03艰苦征战的6年。2个总冠军,3次常规赛排名第一——马刺辉煌而艰辛的6个赛季。罗宾逊从言传身教,到逐渐退居二线,邓肯在前辈殷切的期望和不倦的教诲下有如横空出世,一举成为NBA的新天王。“双塔”的广告甚至都是一同做的,并共同获得2003年度的SI体育精神奖。在公众眼中他们真的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事实上,“双塔”的个性并不相象。罗宾逊信教,性格热情开朗,能言善道,邓肯却是极其内向,少年老成,沉稳持重,更不要说他们之间十来岁的年龄差距。两人生活中的过往并不频繁,邓肯在队中最好的朋友都是和他年龄相仿的队友,比如罗斯,还有一度的丹尼尔斯和安德森。但是在场上,经常可以看到罗宾逊和邓肯之间会意的眼神,也常看到邓肯摸小帕克的头以示鼓励。队友之间的相互信任,理解和支持是马刺队不断取得成功最重要的精神动力。
03-04赛季的揭幕战上,已经退役的罗宾逊特意到场领取了冠军戒指。他的50号球衣随后也永久地悬挂在了马刺队的中心球馆里。罗宾逊是到现在为止被马刺队退役号码的第三人,同时他也进入了圣安东尼奥市的体育名人堂。对马刺队的球迷们来说,我们无限惋惜地失去了这样一位赛场上的领航者,一位永远的忠诚的“马刺精神”的守护人。但是,场下的他仍然留在了圣安东尼奥,也早已形成了和这座城市之间水乳交融甘苦与共的紧密关联。2003年夏天在阿拉莫穹顶球馆举行的告别典礼上,“海军上将”动情地向全场球迷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感谢你,圣安东尼奥!”伴随着现场大屏幕上展现出他这些年间为马刺征战的历程和为阿拉莫之城所献出的爱心,全场起立表达致意时,我看到许许多多的球迷都是眼含泪水,依依难舍。如今他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管理他所创办的学校,还可以时时回到西南贝尔中心来当一名普通的马刺球迷。当被问及是什么时候从心理上完成了从马刺球员到球迷的转变时他充满幽默地说:“当奥尼尔在篮下碰来撞去,而我的身体却不再感觉到痛,就是那一刻。”
而对于马刺队从此失去了他,已经由“双塔”领军转变为邓肯独撑大局的时候他怎么看,罗宾逊笑言——没关系,他们会很好地经历这个过渡的。马刺仍将继续腾飞,向着美好的明天。
(三)“石佛”邓肯
我不知道什么叫喜欢一个人,我只知道每次邓肯受伤的时候,我就觉得马刺的夺冠也好,卫冕也好,所有的胜败荣辱在我的眼中都化为飞灰,我一点也不会再去在乎。
有他在,就有胜利的希望,就有执着地去期盼去等待的理由。他是马刺的象征,马刺的骄傲,是令人信赖的依托,是阿拉莫之城的定海神针。
当邓肯的新秀约在2000年夏天期满时,圣安东尼奥以倾城之力予以挽留。是的,他原可以远走高飞,去到另一个球队去开辟一片新天地的,但是他没有。他是个重感情的人,当“海军上将”特意从度假地点赶回来,对他说“让我们两个一起,共同为马刺打造更多的冠军!”时,邓肯无以推辞。他留下了,留在了自己一直以来的良师益友——“海军上将”的身边。当他心意以定,打电话通知波波时,后者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向来一本正经的学生居然也会使一点坏。“邓肯说,他决定去奥兰多了,把我差点没吓出心脏病!结果他是在跟我开玩笑。”,波波事后一脸无奈地抱怨道。
又一个3年过去了。2003年夏天,邓肯第二次约满。他原本的设想是先延一年再做决定的,但马刺03年夏天的成功夺冠,帮助邓肯最终下定了决心——自己将和“海军上将”一样,和圣安东尼奥在一起,做马刺永远的21号。夺冠后的庆祝游行中,当被问及将来的打算时,邓肯调皮地说“托尼告诉我,他们法国有个很不错的联赛,我想去那里看看我能做点什么。”随后他便将全部的休息时间都用在陪同波波为马刺的新赛季做准备上面,甚至亲自开车接送基德来去宾馆。这份耿耿之心令马刺球迷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担心。
7月1日,自由人签约开放的第一时间,波波就打电话约了邓肯。那天下着小雨,邓肯驱车赶到马刺队,他面前的桌上摆着一份7年1.22亿的巨额合同,这是马刺能够给予他的全部。
马刺队问他:“你想要什么?”
“顶薪合同即可。”他简短地回答。
“这个就是。”
邓肯爽快地提笔签下自己的名字。那一刻,对所有的马刺球迷来说,都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海军上将”功成身退,但幸运的马刺之舰并未失去航向。因为火炬早已传到正如日中天的邓肯的手中,他将一直留在圣安东尼奥,直到他多年后离开篮球的那一天。
无须去重复邓肯这7年来为马刺所贡献的一切,当我从图片上看到圣安东尼奥街头巨幅的“双塔”怀抱奖杯的海报时就明白了,他们早已永远成为了这座城市的英雄。2002年季后赛当邓肯从父亲的葬礼上匆匆赶回为马刺征战决定性的第5场时,许多人都怀疑他的状态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坚强的他掩饰了所有的悲痛,不但带领马刺在主场大胜取得晋级,而且一向以不苟言笑著称的他那天晚上却始终是微笑着面对所有的现场球迷。我不知道当时在场的人们有没有落泪,那一刻我却是无法抑制心中的激情澎湃。我只能说,马刺何幸而有邓肯!
也无须去强调他有多么神奇,多么出色——“最佳新人”,连续多年常规赛季的NBA最佳阵容和防守最佳阵容,每个赛季的全明星首发,01-02,02-03连续两年的常规赛季“最有价值球员”,两个总冠军戒指和两次的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邓肯在NBA里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质朴,但又那么坚实。没有人能否认,他是乔丹之后NBA涌现的最令人敬佩的巨星。他的故乡,那个不为人所知的美属维尔京群岛的总督对邓肯的评价是:“是他,让全世界的人们从地图上认识了圣克罗伊克斯岛。”
的确,从维尔京群岛到威克森林大学再到圣安东尼奥,朴实无华的邓肯总是处在镁光灯的包围之外。他不喜欢出风头,甚至从来不刻意打扮自己,连西服我也只是看见他在当年选秀时穿过一次,甚至领各种奖以及到白宫见布什总统他也始终是一身便装。他从来都不在一个受关注的豪华阵容里面,相反,却永远是自己所在之队的一个独臂擎天的人物,这就是我多年来一直那么敬佩他的地方。在他的身上,有一份潜在的风骨,就好象傲雪怒放的红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唯一的遗憾,就是在奥运会的预选赛上他无缘加入维尔京群岛队。自大学期间代表美国队参加过友好运动会之后,在任何国际赛事中他就永远只能是美国队的一员了。2003年夏,维尔京群岛终于第一次正式组队参加了美洲区的奥运篮球预选赛。然而邓肯只能伤心地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然后继续披上美国队的13号战袍,为梦六队征战。
(四)艾里奥特传奇
我曾有一次偶然在赛场边遇到了艾里奥特,当时他背向着我,我冲他喊“肖恩!”,他回过头来对我宽厚地笑了笑,并欣然接受了为我签名的请求。那是我离他,也是离任何一个“马刺人”最近的一次,至今回忆起来仍然觉得很开心,也很甜。在我的心目中,艾里奥特真的是一个温和又友善的人,一点也没有所谓的“明星架子”。
艾里奥特是我所见过的NBA里最“偏心”最感情用事的解说员。每当马刺赢球,我总有一个冲动,想知道艾里奥特今晚将在ESPN的NBA节目里怎样评论。他的评球搭档经常会半开玩笑地敲他的边鼓:“肖恩今天很开心,马刺又赢了…”这个时候我的心里总会涌起一种很强很强的认同感。他从不刻意吹捧自己的母队,但熟悉他的人一眼便可看出,马刺的一成一败无不深深地牵着他的心。
艾里奥特的整个职业生涯,除了半个赛季的暂时离开,都是在马刺度过的。在经历了无数暗淡的季后赛却始终与总冠军无缘,1999年的那个夏天,他再也不愿放弃。
与波特兰的西区决赛之第二场,马刺一度落后18分。最后时刻,顽强的马刺队在主场球迷的激情鼓励下发起了汹猛的反击波,邓立维一次次被迫暂停…最后12秒,波特兰领先2分,事关成败的最后一投,艾里奥特在右侧角落的压哨3分使马刺反败为胜,从而将波特兰的士气彻底击沉。那场比赛结束时马刺全队疯狂相拥庆祝的镜头永久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捧杯的时候艾里奥特笑得那么舒心,他终于实现了埋藏心间多年的愿望。那一年艾里奥特被马刺球迷视为夺冠的三大功臣之一。
艾里奥特在99年赢得了他职业生涯唯一的冠军戒指,但是在马刺的卫冕之途上他却失去了再度立功的机会。99-00赛季的阿拉莫穹顶球馆中没有了艾里奥特熟悉的身影,他接受了肾移植手术,那枚珍贵的肾脏是他的亲兄弟为他捐献的。手术进行得很顺利,这位勇敢的斗士在00-01赛季令人不敢相信地重回马刺,这件事情在当时被称作为体育界的一件奇迹。因为艾里奥特的身体手术后无法再承受过大的运动量,波波让他做了小前锋的替补。他虽不复过去的神勇,但每场比赛仍然能在有限的上场时间里投中一些稳定的中投及三分。尤其他在这样的手术后还能够重返赛场,本身勇气就非常可嘉,而不在于他的实际表现究竟是怎样。艾里奥特已经成为了阿拉莫之城的一个传奇,一种精神。
我一直以为2001年的马刺是有夺冠的希望的,当年我是多么想看到艾里奥特能再圆一次梦,因为我知道他这个赛季打完之后就肯定退役了。但01年季后赛的结局是暗淡的,艾里奥特坐在场下痛心地看着,但是他对这一切也无能为力。那一年的夏天,他曾犹豫了很久——自己还有没有可能继续奋斗下去,但最终他知道自己该离去了。
退役后艾里奥特在ESPN和ABC担任了NBA的解说/评论员,并以谦逊的作风和敏锐的洞察力赢得了球迷的广泛喜爱和好评。2003年的NBA总决赛是由ABC转播的,我观看了全部六场比赛的现场直播。虽然艾里奥特并没有明显地偏着马刺说些什么,但我心里明白,那个时候的他和我一样,都是真心地为马刺队的胜利所欢欣鼓舞的。在那一刻,电视机里的他和电视机前的我同为马刺球迷,没有分别。
(五)难忘安德森
安德森在马刺只呆过短短的一年。在我最喜欢的马刺球员里,只有他没有能够幸运地戴上冠军戒指。这一点并不能动摇他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只令我在去年马刺夺冠时更加黯然神伤。波波和“双塔”都如愿以偿地报了2001年季后赛被湖人横扫的“一箭之仇”,只有安德森失去了这个机会。
安德森带给我最深的伤痛,是因为他的光芒陨落在最灿烂的时刻,也是最令我没有想到和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时刻。那个赛季他是马刺最锐利的进攻武器之一,尤其是他良好的身体素质使他在比赛中总显得那么轻捷而有灵气。那一年马刺主页上常有他扣篮的各种镜头,让球迷评选最喜欢他的哪一个动作。我总是很有兴趣地去投票,而且当时马刺球员的个人主页,我去看得最频繁的,除了邓肯,就是安德森。可以说安德森那一年在马刺球迷中的人气值是相当高的。
首轮对阵森林狼轻松拿下,与小牛的半决赛又是形势一片大好。正当马刺身上笼罩着眩目的光环,向着总冠军的目标稳步前进时,与小牛队的一场比赛中,安德森在一次单人快攻中高高飞起扣篮时,被对方的霍华德从半空中硬生生打落,单肩重重地砸在地板上。虽然是木地板,我的耳边却仿佛听到一声尖锐的巨响。我知道,那是我心碎的声音。
当时我只对自己说了一句:啊,马刺今年完了。我不忍再看,无助地望着安德森被众人扶出场,那一瞬间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不仅仅是因为我知道马刺这一回前路坎坷,更因为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命运对安德森竟会如此残酷。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伤病一直困扰着这名身体素质和技术都非常出色的球员,而在马刺的这一年,是他唯一一次顺顺利利,完全没有伤病的一年。他全年不曾缺席过马刺队的任何一场比赛。然而,就在他正要和“双塔”携手,率马刺实现夺冠理想的时候,却这样意外地折断了飞翔的翅膀。他的冠军梦已碎,马刺的冠军梦也已碎。
后来的比赛里安德森都着一身西服坐在场边安静地看着。邓肯和丹尼尔斯是他在马刺队中最好的朋友,他们两人都在手臂上戴了一个黑色护腕,上面写着“DA
#1”。在没有安德森的情况下全队仍然发挥了超高的水准,丹尼尔斯在那些比赛中几乎完全顶替了他的作用,所有的马刺球员都希望能够为受伤的安德森拿到这个冠军的奖杯。
但是这个心愿最终没有实现。安德森直到和湖人的第三场比赛中才复出,但他已不是受伤前的那个整年都神勇无比的马刺队的2号得分手了。两场比赛他都发挥得很差,而当时已然失去了斗志的马刺在两个大比分失利后,被卫冕冠军湖人以4比0在西区决赛中横扫出局。
安德森和马刺的合约结束了。续约的时候,因为和湖人的比赛中发挥欠佳,马刺在给他的合约数目上一压再压。他希望得到一个六年的长约,以便在圣安东尼奥退役,马刺却坚持只肯签五年。几经反复,安德森终于愤而离去,奔赴波特兰。走之前他不无难过地说,很想留在马刺,但还有其他的很多因素不得不考虑。
后来的日子里我都只能在波特兰的比赛中再次目睹安德森的表现,他的肩伤和背伤后来又重复地发过几次,不知道是不是还是那一次在马刺季后赛里留下的旧创。如今他虽然在有些比赛中仍然打的不错,但也许是我执着的一种偏见,总觉得他不及从前在马刺的那一年里那么出色了。这个赛季有一次偶尔看到波特兰和快船的一场比赛,安德森打得很棒,虽然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岁月在这名当年肯塔基大学著名的“雷电派对”之一的球员身上刻下的痕迹,不知不觉他都已经30岁了,记得在马刺时那个魅力四射欢笑开朗的他,还才是27岁的黄金年华。比赛后段大领先后他走下场时笑得很开心,而那个笑容当时突然非常地牵痛了我的心神。我有那么一瞬间的神思恍惚——眼前的安德森仿佛还穿着马刺的1号白色队服,邓肯正在与他击掌相贺…
始终忘不了安德森,他的阳光明媚的笑容,机敏勇猛的身影,准确的3分球,“忠诚就是一切”的真诚信仰,还有那一年他在马刺写下的欢笑和遗憾…
(六)小帕克
正是在2001——这个马刺球员和球迷都极度郁闷的夏天,我们迎来了小帕克。
他是幸运女神的一个微笑,是对圣安东尼奥,也是对我最好的补偿。
季后赛被湖人横扫的心碎,安德森断然离去的失望和留恋,罗宾逊被不公正地减薪带来的震惊与愤怒,汇集成我那段日子里非常萧索的心绪。湖人的无比强大令马刺的前途再次走向迷茫。
全联盟第一名的常规赛战绩在选秀时无疑是件坏事,马刺的首轮选秀权只排在第28顺位。我对此不报多大的希望。
马刺的官方网站在选秀前很久就开始提到托尼-帕克的名字。我读他的资料,心里不在意地说,一个才19岁的小娃娃,选来也是慢慢坐板凳的,不着急。
小帕克来了,马刺从训练营就开始频繁报道他的消息。和当年对邓肯一样,既然是早就被认可的,从他刚来起,波波立刻就仔细考查了他的全面潜力,并为他订下了一个周详的培养计划。01-02赛季的第一天,小帕克就被委以重任,披上9号战袍作为首发组织后卫出现在了马刺队的赛场上,并从此脱颖而出。
这个19岁的娃娃脸大眼睛的可爱的法国小孩的速度,运球和出色的外线远投,一下子就有如一股强劲的旋风吹遍了NBA,许多朋友向我提起,马刺队的小帕克打得多么棒,人又长的多么帅多么可爱的时候,我都会很骄傲地说“我们马刺的眼光多好呀!”。以前我总以为外国球员善于打的主要是中锋等其他位置,组织后卫里鲜有非常出色的。但小帕克那一年的确成为了那个位置上无可争议的新秀第一人。
季后赛的时候,他在与全明星组织后卫佩顿的对抗中丝毫不落下风,在与湖人队的较量中也相当抢眼。最终虽然没有战胜湖人,但让马刺球迷在失败的心痛中明显地看到了这位年轻的组织后卫身上的巨大潜力,以及未来击败湖人的光明前景。记得当年马刺网站曾经说过,请记住我们的01-02赛季,因为小帕克正是我们明天的希望。果然,整整一年后,日益成熟的小帕克协助“双塔”终于将多年的老对头湖人队斩落,昂首挺进西区决赛。
按照波波的说法,小帕克十分贪玩,不够用功,但他也承认,他的严厉和苛责正是基于他始终相信这个年轻人是一块“可琢之玉”,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在小帕克刚加入马刺的前两年里,波波一直是手把手地教他如何组织马刺全队的进攻,但03-04赛季里波波明显地在场边大叫大嚷的次数少多了,对小帕克在场上的做法也认同了很多。他开始越来越相信这个年轻人,一点点地逐渐放手把更多的重任交给他。虽然邓肯是绝对的第一主力,但波波也不忘时常提起,马刺队的成功离不开小帕克,邓肯和他是现今马刺的两大支柱,全队的攻防都围绕他们两人在运转。
波波——“双塔”——小帕克,这跨越了若干年龄界限的组合,在03年夏天同捧冠军奖杯时彼此相视一笑,多么欣慰,多么激动人心。这是一个新的继往开来的时代,罗宾逊走了,但他一点也不遗憾,因为他该得到的都得到了。队友们为此时退役的他送上了一份最美好的礼物,而他也把一件珍贵的礼物永远留给了马刺这个集体,留给了继承他衣钵的邓肯和小帕克,那就是他的善良,他的热诚,他对马刺的拳拳之心,对队友的信任和关怀,以及对胜利的永不放弃。
(七)“精灵”吉诺
想起南美,所有的人眼前都会浮现出足球。所以当2003年的“最佳拉丁运动员”的荣誉并没有授予巴西或阿根廷的众多足球明星中的一位,而是马刺队的阿根廷球员吉诺比利的时候,连我都忍不住有点惊讶。
02-03赛季助马刺勇夺NBA总冠军,新秀吉诺不鸣则已,一飞冲天。
吉诺和当年的安德森一样,都是因为打法精巧好看而成为风格平实的马刺队的场上亮点,深得球迷的由衷喜爱。更重要的是,他成为了阿根廷球员在NBA里的骄傲,任何时候马刺队无论主场还是客场的比赛,观众席中总能间或看到阿根廷队的蓝白色队服。
在如愿来到NBA打球之前,吉诺在意大利联赛度过了两个成功的赛季——连续两年的“最有价值球员”。马刺对他的这番等待是值得的,因为吉诺带着丰富的经验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到来,而这一点给02-03赛季的马刺带来了极大的收益。
也许是来自一贯出足球天才的阿根廷,吉诺的传球很有想象力。他还是一名速度和突破能力都很出色的“金左手”,而他的手疾眼快反应敏捷又铸就了他善于抢断的独特长处。场上的吉诺总是打得很聪明,关键时刻也从不手软。他能在比赛最激烈的时候还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冷静,采取的进攻方式也常令人难以揣度。
季后赛首轮对太阳队。马刺在主场先失一盘,第二场背水一战的局面下,上半场大领先,但第三节后第四节初这一段被对手反超,最多时落后竟达9分之多。邓肯在内线被两至三人包夹盯得死死的,马刺外线却一再失手,迟迟无法得分,打不开局面。那是整个季后赛里最令马刺球迷揪心的时刻之一——难道全联盟的常规赛第一名竟然要在首轮就遭到西区第八名的淘汰?!连一向沉得住气的邓肯都极度郁闷地把球重重砸向场外,这是多年来我第一次看见他在场上如此失去冷静。那场比赛最终是吉诺为马刺在第四节的最后关头一举奠定胜局…
和网队的总决赛第三场。小帕克最后时刻罚球不中,邓肯对此早有准备,奋不顾身地高高起跳抢下进攻篮板,回传小帕克。小帕克突破到篮下,沿底线分球,吉诺在右侧的高弧线中投越过封盖的马丁准确入网,为马刺锁定关键性的一场胜利…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TNT电视台的解说员,NBA前著名球星巴克利在去年的季后赛里异乎寻常地看好吉诺,而后者果真没有辜负他的赞誉。虽然作为替补,但在马刺的夺冠过程中吉诺立下的汗马功劳无疑不逊于场上的任何一名主力队员,在战胜湖人的那个系列中,湖人队主教练杰克逊对吉诺的评价是“他打得太好了,不是吗?”。
但正如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吉诺在敢打敢拼勇气可嘉的同时也会时不时地犯点头脑发热的小错误。当他尝试不必要的抢断而导致己方防守形成漏洞,或者因为过于冒险的打法而导致失误被断球时,沉稳的波波常忍不住一下从教练席上跳起来,冲到场边朝他大喊:“马努,注意!不要打得太花哨!”
在小帕克和邓肯先后因伤缺阵的03-04赛季初,吉诺担起了马刺队的进攻重任,作为主力得分后卫,在主场率马刺残阵与拥有F4的湖人大战两个加时赛,虽然最后以117比120惜败,但吉诺在那场比赛中风采尽显,表现了令人震惊的全面能力。新年刚过的一场与76人的比赛中吉诺拉伤了背部,错过了五场马刺队的赛事。这期间波波被迫起用替补得分后卫,土耳其球员特克各鲁,没想到吉诺的这次伤病居然一下改变了他本赛季在马刺队中的位置。
特克各鲁在替补上场的12月里,三分球只能投中26.9%,但首发出场时却达到了全NBA首屈一指的50%以上的命中率,这一惊人的进步不由令波波深思——特克各鲁看来只有在做为主力时才能打得更为自信和有利于发挥出全部实力,而更有活力和善于关键时刻发威的吉诺应该作为替补,在下半场的关键时刻再予以重用。
波波的这一大胆举措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连比赛直播时解说员都不无惊讶地说“马刺队的主教练波波维奇做出了一个令全世界阿根廷球迷都愤怒异常的决定!他居然把马努放在了板凳上!”但波波的这个做法后来证明收效是显著的,特克各鲁作为首发潜力一下爆发出来,成为了马刺新的火力点,而全队也因此一举步出1月份的小低潮,在2,3两月间重现生机。即使是在3月前期,邓肯又一次因伤休战的三周内,马刺仍然维持了相当不错的胜率。而在这段时间里,永远追求完美的波波又及时察觉到了在邓肯缺阵马刺改打小快灵运动战时吉诺的视野和眼光的敏锐程度,从而果断地起用他作替补组织后卫,成为了小帕克在进攻组织上的好助手。如今吉诺的场上角色非常机动,三个位置的替补他都可以打,真正成为了马刺队的一员“奇兵”。
写到这里我想我必须要对吉诺说一声——马刺球迷真心地谢谢你!我们都明白你的实力是足以做马刺队主力的,所以当你替补上场表现优异的时候我们更为你感到骄傲!为了全队的战绩你坦然放弃了自己的首发位置,并且做为替补出现在每一个可能的位置上,默默地为了马刺的总冠军去拼搏去奋斗,我们所有的人都会记得你作出的这份牺牲。不知道你还有没有机会获得今年联盟的“最佳第六人”,但即使不可能了,也希望马刺能再次带给你一份总冠军的荣誉。今夏签约的时候,我再也不希望当年安德森的故事在你的身上重演,我期待下个赛季的你再度披上马刺队的20号球衣,期待你继续留在圣安东尼奥城…
还有很多很多的名字我已经来不及在这里提及。我并不熟悉多年前——邓肯加盟之前的马刺,也不是一名资深的马刺球迷,所以我在这里所写下的,只是我自己最最熟悉的近7年来,圣安东尼奥“双塔”时代的一些故事。最后我只想说,我觉得爱一支球队并不容易,因为胜利总是与失败为友,欢笑总是与泪水为伴。在马刺无缘冠军的那些年里,我也曾消沉和伤心,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马刺的爱和一份执著的信念。
同样地,圣安东尼奥这座城市在99之夏的狂欢之后,也是又苦苦地等待了三年。02-03赛季,马刺队转入新落成的西南贝尔中心球馆,场内一应的黑白色彩搭配恰与该队的主客两套队服相映衬,同时推出了黑白主色调的新队标。03年总决赛期间,当马刺客战新泽西时西南贝尔中心免费向全市开放,“模拟主场”,“遥寄深情”,痴心的球迷们每场都来到这里观看大屏幕直播的比赛,陪伴着心爱的球队渡过了三场难忘的总决赛系列,直到迎回自己心目中的英雄。马刺携3-2的总比分领先回到圣安东尼奥,并在这座才第一年启用的新主场里如愿以偿地加冕总冠军。99年的冠军是在纽约的麦迪逊花园广场获得的,这一次马刺队终于有机会在家乡父老面前捧起那座闪闪发光的冠军奖杯。当比赛的终场笛声响起,西南贝尔中心的大屏幕上映出“双塔”紧紧相拥的情景,天花板上无数洁白的“雪片”纷纷飘落,自始至终都是紧握双拳伫立在电视机前心惊胆战地看完了整场比赛的我已然是无语凝噎——马刺,我终于又陪着你走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这一刻!2003年6月15日的那个晚上,这座球馆,不,这个城市都融化在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就是在这些日复一日甜蜜而心酸的等待中,我越来越明白马刺已经成为了我心中永久的依恋。不管要经历多少的伤痛和泪水,我相信胜利的鲜花终将绽放,幸运之神一定会再次眷顾圣安东尼奥,我只需要去静静地等待,为着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