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ey Rosen / Special to FOXSports.com
http://msn.foxsports.com/nba/story/5505042
1、你是否认为NBA的球场规则是"最好"的(和NCAA以及国际篮球规则相比),如果规则发生变化,你希望会是什么样的变化呢?— Jason
从各方面来比较,NCAA在持球状态下交换攻防的规定都是最糟糕的篮球规则。这种反常规则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裁判没有足够的能力正确指导跳球时球如何抛起。大学篮球的三分线太短,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我对国际篮球规则的反对意见有三个方面:被判技术犯规的球员同时也被记一次个人犯规;角度分明的梯形犯规区,在罚球的时候,显然对进攻方更有利,比如说,很难把站在罚球线第二排的球员卡出去,不让他们拿到进攻篮板;允许所有的球员在球碰到篮筐之后出手争球,这样提高了比赛速度,但牺牲了强度,使比赛产生扭曲。
NBA规则中没有这么显眼的漏洞,不过我确实希望能看到如下变化:
一代又一代,NBA球员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快,球场已经显得太小。至少应该再拓宽4英尺,加长10英尺(长度加得更长,可以在篮板之间和底线之间制造更多空间)。不过这种事是不会发生的,因为这意味着要取消很多票价很高的前排座位。
我不赞赏在篮下设置限制弧线,因为显然这可以自动屏蔽很多明显的进攻违例(这又是一个因为裁判能力不足而制定出来帮忙的措施)。我更愿意看到场上到处都有这样的场景:进攻球员起跳,准备投篮,必须给他足够的空间,让他能安全落地。同时,不管防守球员卡到了一个何等稳固的位置,必须给持球的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够跨出一步以改变方向。只有当上述要求都得到满足之后,如果发生碰撞,那才是进攻违例。
我也希望比赛中能增加两个裁判,都在场外静止站立 — 也可以像在网球比赛中那样坐在高凳子上。他们的责任范围是吹三秒违例、八秒违例、干扰球和非法防守。
2、有人说,通过选秀进来的有才能的年轻球员被列入球队名单,即使没有进入轮换名单,也是一件好事。理由是和职业球员以及教练在一起,年轻球员能够增长NBA经历,比在大学篮球这样低一级的比赛中,在教练指导下和在对抗中成长要好。你怎么看?— Stan
这里面有太多变数:球员需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才算准备好成为NBA球员?NBA教练们是老师或者战术专家吗?球队是否足够好(或者足够糟),能够承担得起为年轻球员提供更多比赛机会的代价,而不是顺其自然?年轻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总是被人超过,他们有没有足够的自信应付这种精神压力?
大学教练又如何呢?他是招募球员的人,还是教师?他偏好使用联防还是一对一?在大学里年轻球员打的位置会不会有别于他期望在NBA中得到的位置(6尺2寸打SG,6尺6寸打PF)?
不过,不考虑年轻球员的实际能力,也不管NBA球队或者教练的情况,一旦NBA赛季开始,训练的时间会逐渐减少。这就是为什么,一般来说,大多数高中生、大一新生、包括大二的学生,继续留在学校会更好。但经济方面的因素需要切实考虑。
3、肯定已经有人多次问过你了,不过我还是想问一下:2006的MVP你会选谁?— Tomasz
Will Tim Duncan be named NBA MVP once again? (Chris Birck / Getty Images)
说实话,我现在很少关注赛后奖项,大部分都是媒体或者NBA制造出来的噱头,只是为了引起争议和吸引眼球。球员很在意,主要因为这可以在他们的合同中加一项额外条款。而任何一个把MVP看得比冠军戒指还重要的球员,是永远都不可能赢得戒指的。到底什么叫做“最有价值(Most Valuable)”?我当然不是第一个提出这类问题的人,但迄今为止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答复。
如果我选MVP,我会这样决定:呼声最高的候选人 — LeBron, Duncan, Nash, Nowitzki,等等,把他们各自面对NBA顶级球队时取得的数据列出来 — 圣安东尼奥,底特律,达拉斯,非尼克斯、迈阿密,再看候选人所在球队在这些比赛中的表现。我想结果应该很明显了。
4、你认为导致最近5到7年之内NBA强队的数目下滑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以我的观点,90年代早期最好的5支球队会轻松击败21世纪最好的几支球队。如果你同意这种看法,那么为什么在水平上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 Rob
我非常同意你前面所说的话,理由如下:由于自由球员市场越来越活跃,越来越多的球队开始在休赛期间对阵容进行全面调整,这在以前很少见。这种做法意味着减少了球员之间以及球员和教练之间在场上和场外的相熟程度。此外,近年来年轻球员大量进入NBA,由于这些球员尚未熟练掌握比赛,比赛的水准相应全面降低了。年轻球员的篮球智商还不够,为了适应这一点,教练们不得不减轻比赛计划的难度。 尤其重要的是,一些人除了有一个响亮的全明星名头和自我吹嘘、自我推销的能力之外,并没有其他有效的实力证明,而太多这样的人登上了权力宝座(篮球事务主管,总经理等等)。 所以像Joe Dumars和R. C. Buford这样足智多谋的人能够建立(并维持)一个小型王朝,并不是巧合。
5、大学教练转职到职业篮球的的履历记录乏善可陈。不过你是否认为John Wooden如果在他的全盛时期跳到NBA也会很成功呢?Dean Smith或者Mike Krzyzewski在他们相对早期的生涯这么做会如何呢?— Phil
大学篮球和职业篮球有着实质上的区别,其中之一就是赛季的长度。NBA有100多场比赛(季前赛,常规赛,再加上季后赛), 球员和教练之间应该比在大学篮球赛中更熟悉,而且那些老油条也更容易知道哪些教练是真有水平,哪些是冒牌货。所以如果Wooden真的转到NBA,他会遇到麻烦的。
实际上,Wooden在UCLA的篮球项目方面也不是那么蒸蒸日上。根据一位曾入选全美阵容,后来有着很长NBA生涯的人的个人证言,Wooden的球员得到了很多零花钱,还有免费车,而且,如果球员要求,他们会得到执照,让他们什么课都不用上。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和专管收钱、发钱的Sam Gilbert(bag man)进行接触。和Pontius Pilate(注:罗马总督,下令钉死基督的人,事后说此事与我无关)一样,Wooden自己的手当然是干净的。
还有,Wooden的篮球策略太过僵化,在NBA无法成功。在同辈人中,他的人气也不够 — 根据Tex Winter的说法,那是因为不能涌泉相报的忙Wooden从来不帮。Wooden在比赛过程中咒骂对方球员的习惯也不是秘密了,让人怎么看呢?所以还是忘掉他那虔诚的公众形象吧,有经验的NBA球员很容易就能看穿他、鄙视他。结果会很丑陋。
K 教练属于另外一种让人无法忍受的类型,刻薄,极端专制,被媒体神圣化了。是的,美国队由他来带会很好,但是在漫长而残酷的NBA赛季之后,球员们很快就会反对他。
剩下的只有Dean Smith了,他是篮球专家,为人谦虚,多谋善断,能够诚恳地和球员交流,这些足以令他成为一个优越的NBA教练。
6、现在LeBron James是排名前三的MVP候选人,你是否还同意自己之前的说法:“提醒已经饱受折磨的骑士球迷,别抱着LeBron James做梦了。James国王最多也就是个一般的NBA球员”?— Eric
我认错。他在有球的情况下比我以为要更为强壮,更快 — 他的跳投还是不稳定,防守也还不行(一个球员进攻打10分,防守打2分,平均是多少?)以目前NBA这种放任不管的防守,LeBron可以随心所欲得分(以及罚球)。也就是说,我还是不信服他能进入史上高手之列。让他赢几场生死关头的比赛吧 — 不是那种在对夏洛特山猫队是压哨投进致胜球之类的。也让我们先看看他在季后赛的表现。
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重复一下Michael Jordan以前说过的关于LeBron的话: “他会是一个普通的NBA 球员。” 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恳求让我收回前言。
7、如果Charley Rosen成为NBA球队的老板,而且可以自己任选一位GM和主教练,他会选谁?为什么?再假设他可以选两名先发球员,他会选谁?为什么?— Jeff
R. C. Buford 和Gregg Popovich。球员是Tim Duncan 和Tony Parker。若想成功,坐享其成即可。
8、我想你能否告诉我"clutch player/shooter"这个词的由来。在“离合器”和球员在一场比赛的最后几分钟的表现之间能有什么联系呢?— Kim
“Clutch” 也有“抓紧”的意思,所以球队可能是采取这种用法来表述球员抓紧比赛的能力。或者是,在汽车传动的语境下,当情况紧急,发动起来,打出最好的表现。
9、对我来说,最为人们所忽视的伟大球员就是Bernard King。我都没看到过他被提名进名人堂。他是NBA黄金时代,80年代到90年代早期最有爆发力的得分手。在尼克斯的几场具有纪念意义的季后赛中,实际上是Bernard在扛着整支球队。为什么他会被遗忘。— K
啊,至少我们两个并没有忘记他!有必要让年轻的球迷熟悉一下他的数据:King在1984-85赛季,以平均每场32.9分居联盟之首。很不幸,在那个赛季后半段,他的前十字韧带拉伤,身体受损。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伤病足以终结球员的职业生涯。但是King不懈地进行康复锻炼,最终于1987年在华盛顿成功复出。在那个赛季之前,我自己去看过他,他在子弹队的训练课中做个人练习,下肢浮肿,我当时确信他不可能再打球了。而1988-89赛季,King平均每场拿下20.7分,接下来的一个赛季是22.4分,1990-91赛季28.4分。让人悲哀的是,下一个赛季他膝盖受伤,整季报废。1992-93赛季,他在网队平均每场只有7分。
早年阶段,6尺7寸,体重210磅的King可以像一只灰狗一样满场飞奔。他的专长是在球场左侧占据快攻通道,他总是以奔跑、强力冲撞、或者是转身方式去得分,或者犯规。他的中距离投篮完全是自动化的。在半场体系中,King最喜欢的位置是在左侧箱体,他的秘密武器就是他那不可思议的强壮,他的必杀技是转身跳投,得分几乎任他所求。这两者罕见地结合到一个人身上,使他成了一个无法阻挡的得分手。在尼克斯的时候,Hubie Brown是King的教练,而尼克斯最广为人知的战术就是"左侧火力"。
King平生的投篮命中率为0.518,单季最高0.588,是他1980-81赛季在金州的数据。他的职业ppg为22.5分。还有,1984年,他在尼克斯的12场季后赛中平均每场得到34.8分,而他的职业季后赛得分平均为24.5。
为什么他被忽视了?或许是因为King的职业生涯总是为阶段性的放纵所困。关于他的事情广为流传:有很多次他当时所在的球队在上午集中进行赛前训练,结果看到King已经在那里了,躺在地板上呼呼大睡,身上出席晚宴的衣服被吐得乱七八糟。
即便如此,仅仅只从球场灯光亮起的一刹那看起,Bernard King毫无疑问是属于名人堂的。